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亢龍有悔



巴哈連載第十篇 的回應欄裡有這樣的問題:

"聽這分析我也突然好奇起來...

巴哈為何選擇詩篇第七?

依照這樣的分析,在拉之前,

老師是如何準備進入整首曲子?

知道了這些後,我們在拉奏時該怎麼辦?

突然有種難以面對並且抓不到方向的感覺!"





一首曲子, 從天地之間經過作曲者到演奏者再到聆聽者,

留下的印記恐怕連這些當事人也常常無法馬上理解

比如說, 年輕的時候讀過的一本書, 如果過了二十年再讀, 引起的漣漪應該不會相同

又比如.....如果在異國的街頭突然聽到 "燒肉粽", 其中滋味, 恐怕遠遠超過肉粽的香味

時間和空間的確使人和作品都更廣更深



我們常常在研究古人的作品

作品的線索雖然還在, 創作者的生平或許仍然可以考據, 時代背景的差異也可以研究理解

可是, 試著穿透時空並不一定能拓展自己和作品, 反而經常發現隔閡,

我們從二十一世紀這頭去探索十八世紀那頭, 中間的隧道顯得又黑又長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鴻溝呢?



這其實也就是拉琴的難處, 尤其如果拉的全是已經作古的人的作品

箇中孤獨, 很難訴諸語言文字和別人分享

然而琴聲一起卻又那麼赤裸裸, 完全無法騙人



當然我們可以從拉琴基本的工夫著手

拿弓, 運弓, 空弦, 音階, 音準, 揉弦的幅度變化......一次又一次

再分析曲子的結構......和聲的結構, 節奏的結構, 縱的橫的對角線的結構, 句子和章節的關聯



然後呢?



再探究名家的演奏, 從他們的心靈和技巧當中尋找方向或是激發靈感

再窮盡心力挖掘作曲者的生平點滴, 師從經歷和心路歷程, 鉅細靡遺

把該做的能做的一一做過



然後呢?



用想像力把自己和作品連接起來

因此不必真的和愛人的妹妹結婚或是隻身遠渡重洋,

或多或少也還體會得到 Dvorak 創作大提琴協奏曲的鄉愁和愛戀

再盡力透過琴表達出來



可是, 只要稍微努力練過琴研究過曲譜和歷史文獻

就會發現以上的努力實在脆弱而不堪信任

真的拉起琴來, 孤獨依舊, 繼而可能寂寞到無以為繼, 終於還是撒手長嘆



我們畢竟沒有走過巴哈走過的路



在金庸的作品 <射鵰英雄傳> 裡面,

洪七公敎給郭靖的第一招是降龍十八掌當中的 "亢龍有悔"

他跟郭靖說打出去力道是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有二十分

這是怎麼回事呢?



亢龍有悔, 盈不可久也

這是說只知進而不知退, 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不知喪

自己身處宇宙之間, 只向外看而不向內看, 只向外求而不向內求, 是以動而有悔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沒喝過巴哈喝過的水, 沒有關係

水因時因地因物流動或停留的方式, 自古皆然

想想巴哈獨自走過森林和城鎮去聽別人的演奏

那一路上又是孤單, 卻又觸動他多少靈感

景物固然不斷變遷, 可是他為何跋山涉水? 他終究要面對的, 不就是他自己嗎?

我們又是如何面對自己呢?

我們是否時時倒空自己的心呢?



老鷹的翅膀夠堅強了, 才能翱翔到高空, 將大地萬物盡納眼底

在這之前, 時候未到, 小鷹只是安分地長大

如果細心觀察自己, 我們也會知道是否時候未到

拉琴的工夫, 絕大部份不在琴上, 不在作品, 而在自己

不看自己或看不懂自己, 跟著就看不懂琴和譜, 也走不到巴哈走過的路

一旦看懂自己, 再倒空自己, 巴哈就可以進來了

我們就可以喝巴哈喝過的水



看懂自己, 拿起弓來便有所本, 接著運弓, 空弦, 音階等等, 皆有所本

再推及作品研究, 藝術形態的分析, 體察時代的轉移, 皆有所本

正如大樹成蔭, 來自扎根之深

然而是否成蔭, 自有其機緣, 不必多心

因此說練琴之亢龍有悔, 留在自身的力道遠多於出去的力道





























































  • 留言者: arkun
  • Email: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Alanruo
  • 日期: 2007-04-09 10:25:31
同一句亢龍有悔,同樣用在教學上,iastist的體會還是比我

豐富多了。



沒學琴真的差那麼多喔?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4-13 01:22:47
thanks a lots!!!!!




  • 留言者: hopolono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4-13 22:55:28
亢龍有悔之後不是完結



易理化生流行相待



一個之後接一個



想要達到亢龍有悔也需要之前的飛龍在天



至於亢龍有悔之後會是什麼



每個人的路通常都不一樣但是也許有許多相似之處








  • 留言者: hopolono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04-16 22:34:03
哪天我在來分享好了

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