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Selma Gokcen: 妥善調和的大提琴手11



Part IV  坐得好 
(Sitting Pretty)
 
"貓聲鳥的位子 (In the catbird seat)---貓聲鳥總是棲息在最高枝, 使聲音能夠傳得遠.
這樣的位子, 也暗指居於上風或是比較有利的地位.




其實, 並沒有正確的位置這回事, 只有正確的指引 (direction)."
--F.M. Alexander 




接下來這一章該討論一下大提琴手的出發點---我們如何坐在椅子上.
小時候, 我看了許多介紹大提琴演奏技巧的手冊, 大感著迷.
從正確的坐姿開始.....小小的身體, 高大的身體, 短的手臂, 長長的手臂.....
解釋到最後, 都歸結到身體要如何與大提琴的某些部位相對應.


萬一你長得一點也不像圖片裡的人, 怎麼辦??
不管, 照著坐就是啦!


直到接觸亞歷山大技巧, 我才真的清楚該怎麼坐.


到底坐到椅子上在講究些什麼?
現在這個時代, 到處都是鬆垮垮的沙發, 電腦桌電腦椅,
原本是很簡單的這回事, 早已經了無生氣.
亞歷山大注意到光是坐到椅子上,
大部份 "文明人" 的動作都不協調.
不僅脖子收緊, 頭往後仰, 整個脊椎受到擠壓,
而且只是用 "屁股" 坐到椅子上.


圖1. 坐下時頭往後仰, 壓縮到脊椎
(from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by Wilfred Barlow, p18)

















圖2. 同樣不協調的坐姿

























想要好好坐著, 從還沒碰到椅子就已經是一大挑戰.
這就是要學著在往椅子移動的一開始,
先不要縮緊脖子, 讓頭部保持平衡, 脊椎不受到壓迫, 伸展背部,
幫助骨盆找到動態的平衡, 直到骨盆接觸椅子

.
背部最大的肌肉群(erector spinae), 縱分成三大部份,
幫助我們, 使動作輕盈自由, 甚至還被稱為可以 "反重力",
所以, 當我們坐下, 是真的可以同時往上伸展, 而不是重重地落下.
初次體驗到這件事, 會覺得奇妙......
往上漂浮到椅子, 似乎不太可能!
可是, 這的確是真的.


一旦坐到椅子上,
手臂擺動的時候, 雙腳透過身體提供重量轉移的通道, 使身體穩定.
接地 (grounding), 換句話說, 利用地面的支持 (譯註: 加上反彈) 來轉移重心, 保持平衡,
是 "坐中學" 重要的一環.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大提琴手踮著腳尖, 就這樣整場演奏都腳跟離地,
從腳後跟開始, 整個身體都很緊張, 甚至一直緊張到臉上?
學著釋放出腳跟, 讓腳跟掌握地面的感覺,
演奏時基本的立足點便很踏實, 也不必花費多餘的動作.


(譯註: 奉勸所有女士, 切勿著高跟鞋演奏!)


在亞歷山大技巧當中, 椅子亦友亦敵,
一方面, 透過每天多次坐下起立, 讓我們隨時可以檢查自己的習慣;
另一方面, 上過課的人都可以作證, 又多麼明白地顯示我們如何沉迷於習慣而自尋煩惱.


練習坐, 這麼簡單的動作, 其中卻也會碰到新的功課....
我們該如何靜下心來, 想辦法避免 "坐下" 呢?
這又有何重要?


如果能回想一下, 在之前的章節裡, 我們討論過,
即使是動作之前的意念, 也足以引發舊的習慣,
使脖子緊張, 使頭部往下壓縮到脊椎, 伴隨四肢的緊張, 完全沒有必要, 也不經濟.
因此這需要新的思維, 與其學著該做什麼, 不如學著不做什麼.
簡單的動作, 從 "坐" 的意念開始, 到抵達目的地 (椅子) 為止,
讓我們知道自己每一刻的反應.
意識到什麼動作有害, 就可以讓我們學著不緊張, 不失去背部的支持.
這需要練習, 一輩子不斷練習.






現在稍微仔細來看看我們身體的五大部位,
不僅全部互相牽連, 也是能夠自在拉琴的關鍵:




頭與脖子


亞歷山大從發聲的實驗裡注意到緊張是來自於脖子, 接著遍及全身.


為什麼是脖子?


凡是脊椎動物, 脖子負責連接頭與身體, 其中有很重要的反射機制.
極為複雜又強而有力的肌肉穿過脖子, 連結頭和身體 (參見 圖3 與 圖4).
當頭部失去平衡, 反射的機制透過脖子來矯正, 使其歸位;
從腦部發出的神經脈衝也是經過脖子傳到脊椎, 再傳到軀幹和四肢.
脖子道盡人的一切........輕鬆自在, 緊張焦慮, 令人生厭??


圖3. 頸部與下顎的肌肉

























圖4. 不同顏色的線條表示出頸部肌肉如何連接頭顱, 脊椎, 與身體


























來體會一下頭部如何在脊椎上面保持平衡....
伸出兩手的中指, 指尖分別頂到耳朵下面凹進去軟軟的地方,
然後, 脖子盡量用力, 試著點點頭;
再完全放鬆脖子, 點點頭, 上上下下, 兩手中指宛如串聯成頭部動作的軸心,
緊張與放鬆之間, 差別很明顯.
不論是坐著或是演奏, 要記得, 頭部保持平衡之外的緊張, 都有害於自由而有效率的動作.
然而, 大提琴手真的最擅長讓脖子緊張了.......其實,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提琴手都是啦!


圖5. 緊張的脖子, 把整個身體往下拉


















讓脖子 "安靜", 頭部自然就會平衡了.
通常頭部會有一點點往前傾,
比頭和脊椎之間的平衡點還要稍微往前 (當然, 還是在脊椎之上),
因為頭部本身的重心是在脊椎的前方而不是與脊椎一致,
所以, 頭盡量不要往後仰又往下拉緊脖子.
注意圖6, 頭顱停在脊椎的地方,
大約在鼻子後面, 深入到頭顱裡面, 而且比想像中的位置高很多.


圖6. 頭部的重心





























再看一張我很喜愛的照片 (圖7),
自由的脖子, 無比安然自在的頭部
先別注意那根菸.....


圖7. Emanuel Feuermann
Courtesy of www.celloclassics.com


























  • 留言者: yoo80125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7-12-08 10:54:30
這篇好讚!!



真素實用ㄚ!!




  • 留言者: Arkun
  • Email: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Alanruo
  • 日期: 2007-12-11 22:39:50
喂,別亂叫苦師父好嗎?



苦桑是真的教過我許多網路把戲,我才尊稱他一聲苦師父。

iastist你的連結寫法還是我教的,別裝熟亂叫苦師父,論起輩份來他是你師祖。



栽嘸栽?(這句也是苦師父教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