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科技之賜, 聽 (音樂) 逐漸方便, 也更加個人化
再也不必為了聽音樂而演奏音樂
聽音樂不止可以不打擾別人, 甚至幾乎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築上一道牆
聽音樂已經逐漸走向極端的自我中心,
隨時可以換音樂換其他聲音, 只依照自己喜歡
很久以前, 我也關起門來聽過音樂, 或是聽其他廣播故事
關起門還不夠, 再套上耳機, 世界變得好像很小卻又很大
不過, 這樣子聽, 其實會傷害聽覺細胞 (毛細胞),
使原本纖細敏感的細胞僵硬
短時間之內也許是享受, 然而不知不覺之間,
可能還不到視茫茫或髮蒼蒼, 倒已經開始聽而不聞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愈來愈多人戴上耳機,
不戴耳機的時候, 大家講話反而愈來愈大聲
更不得清靜
"聽" 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是振動, 槓桿作用, 和壓電效應
一般而言, 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到的聲音, 大約在 20 到 20000 Hz 之間, 相當有限
我們聽的 "音樂", 大部分也在這樣的範圍當中
不知道大家聽音樂, 聽到了什麼?
聲音? 音色? 音調? 許多泛音? 絃外之音?
不只一種聲音的結構和層次?
樂曲的章節架構? 是誰的演奏?
演奏或人聲的技巧與......"情感"?
靡靡之音?
噪音?
聲音既然是振動, 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接收振動
大象可以用腳來聽, 爬蟲類用下顎或是頭骨來聽
人當然也可以不止用耳朵來聽
以提琴來說, 低音提琴定絃的最低音, 大約在 41 Hz
但不表示提琴不能發出更低的聲音
兩條絃和諧五度共振的時候, 會同時發出比低的絃還要低八度的聲音
例如空絃 La 和空絃 Re 同時振動, 會出現空絃 Re 八度之下的 Re
其他不同的振動頻率組合之下, 也會發出不同的低音, 超過琴絃定音的範圍
我不知道巴哈是否研究過這些聲音,
但我自己練習或是聽別人演奏巴哈的曲子, 常常會聽到這些 "沒有出現在樂譜上" 的低音,
巴哈宛如只寫出冰山的一角, 時空之一瞬, 想要進窺其中堂奧, 演奏可得力求精準和諧
也許就是因為和聲產生的 Difference Tone 和 Combination Sound,
出現接近腦波當中 α波 (8-12 Hz) 與 θ波 (4-8 Hz) 的聲波,
調節了人的腦波, 這樣的腦波開放了心胸, 也打開更深一層的知覺,
進一步調節了身體, 而有 "莫札特效應" 或是某些瑜珈與修行發聲吟唱產生的效果
不過, 對我而言這世界的基本形態就是振動,
物質的振動受到聲波振動影響而改變組成的型態, 並不稀奇
其實, 在某些仍然保留比較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裡, 他們似乎還是利用聲波 (歌唱) 來治病的
我們經由巧妙加乘的聲波來調節身心, 當然也是順理成章
例如有一次在家裡聽 Matt Haimovitz 與 James Levine 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演奏 Max Bruch 的作品 < Kol Nidrei (晚禱)>, 一位在場的親戚很放鬆地說:
"啊這曲子真好..........降血壓......"
他的血壓是不是真的降了下來, 只有他自己知道
然而, 演奏同時, 也聽聽自己演奏, 到底是血壓上升腦波加快還是血壓舒緩腦波平穩,
不只演奏者知道, 恐怕聽者也很容易知道
因此, 音樂無法說謊, 即使巧妙掩飾, 也難以阻擋音樂告密.....
刻意製造出來的 "美聲", 通常只是欲蓋彌彰
"不要被聲音騙了!!" 我常常半開玩笑這麼說
"聽" 既然並不只是用耳朵, 那還能如何聽呢?
改變自己的振動頻率, 與時空萬物諧調, 即是聽
聖人用腳呼吸, 當然也可以用腳來聽
身心如果通暢, 腳底接收的任何振動, 照樣會傳遍身體, 進入大腦
各部位接收的振動, 都可以傳遍身體
這不是神聖的境界, 而只是基本的生活
沒有拉琴的時候, 傾聽自己的振動
其實, 心跳和脈搏, 還真是響徹全身, 有如空谷足音, 不斷迴盪
氣的流動, 更如潮來潮往, 又如時空的伸縮
接著從拉空絃與調音開始, 感覺琴弓的振動, 讓振動進入身體, 透入地面, 循環往復, 再回到琴
活生生的振動穿過身心, 是拉琴基本和終極的工夫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6-12 10:14:53
拿掃帚要驅趕他,他老兄不動聲色不理睬,
於是職員打電話給消防局,
過一會,消防局來到了約100公尺外的看不見的大門時,
他老兄好像中邪似的,逃之夭夭......
速度快的令人訝異!
我想感覺好的震動跟不好的震動,不是通靈是生物本能!
在荒郊野外越久越發現是如此,
這裡常有小動物來訪,
像昨天來了一隻大螃蟹,也是這樣......
小時後很自然的能感覺到爸爸的車好像駛進巷口,聲未到,熟悉的震動已到......
小時後姐姐偷看電視,即便調成無聲模式,還是能被床上快睡著的弟弟發現......
城市住太久,有些感覺真的被鈍化,沒生病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了!
城市的地板都不是真的,每天承受的震動,不斷應力(stress)累積,
有些好的離子在不和諧(不自然)震動下,會改變或者共電離開......
身在死場中,場效不能給身體好的導通,所以人渴望到大自然走走是正常的!
現在年輕人若沒有渴望,那就多半有些問題...
六月初時,在我這裡看到外海有龍捲風......
剛好昨天,有個龍捲風在南方海邊要形成,但是被剛蓋好的台61線橋建築給影響,
離橋約1公里時,就夭折了!
第一次看到漏斗在天上要掉下來的樣子.....
還沒看到時,我剛好跟職員在外面講話,附近的風突然變很怪,
然後來了一陣夾帶風的大雨滴,非大雨貌只有雨滴......
接著就有人通報過來雷達上有龍捲風!
整個環境在那瞬間都不太一樣......
龍捲風沒形成後,這裡超過270度視野,竟然變成好看的夕陽景........
跟職員都感到可惜沒照相
- 留言者: 柏魚娘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6-12 12:26:43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6-13 21:12:26
她到處看看後走了出去!
過一會兒,就會看他攜家帶眷進去入厝......
還睡你的床,蓋你的棉被~~~
沒把你放在眼裡就索性關燈睡覺!一家人和樂融融..........
我本來以為你要說鱷魚......
美洲獅你那應該沒有巴,
想起你打球,看到龍捲風,竿子丟了快跑的樣子,應該很滑譏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6-17 00:29:31
這點我完全不同意!!!!
大物理學家費曼都知道磁場的影響了...
更何況,愛因斯坦常常再講的"場",是很深澳的東西,
場效不是只有翻譯過來的電場,跟磁場......
並不是眼睛可見,有時候儀器也不夠進步!
大數學家席爾伯特,早已經說過這件事情!!!
他認為科學的進步讓工程遠遠趕不上,要讓正確理論能夠眼見為憑,還有待努力.....
科學的框架很大,
只是人在學習卻以管窺天...
守著已知,已學,已會,然後排它理.....
這怎能說"科學"
西方對東方有很高的敬意,
因為他們知道要解釋東方所知道的東西有待努力,
像是玄學,風水能量場...
為什麼我們東方人常常以學西方科學之名,然自以為是...
卻反過頭來說東方的東西愚蠢,迷信...等等呢?
到美國留學後的印度留學生,自創的佛教經濟學,
堪稱世界之舉......這不就是席爾伯特所說的努力嗎!
唸數學的人都知道,
每碰到一個理論就表示古人在解題上碰到麻煩,於是造一個新的立論,繼續走下去!
一個理論代表一個框架.............
愛因斯坦晚年全力想用一個框架來框.他自說沒有成功!
- 留言者: hopolono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6-22 13:28:00
幸好這個世界有科學推翻不掉的哲學
前面是草地和灌木叢
有一天晚上, 練完琴回來, 已經過了半夜
我開了門進到房子裡, 覺得夜裡空氣很好, 就讓門開著, 坐下來發呆
不到五分鐘, 有一隻浣熊走了進來
牠看看我, 我看看牠, 牠慢慢檢查我的房間, 到處嗅一嗅看一看
走了一圈, 才慢慢出去了
我呢, 繼續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