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聯結車


聯結車的車頭與車廂之間, 以鉤子相連,
開始轉彎的時候, 車頭和車廂會先分別往反方向行進,
持續轉彎之後車廂才被拉往車頭行進的方向


我們的身體, 有如聯結車
例如站著而開始往前低頭的時候, 頭和身體先傾向相反方向,
頭持續降低, 身體才跟著往前彎曲


身體有許多關節, 尤其脊椎和四肢末端, 有如聯結很多節車廂
但是身體的車廂之間又各有大小長短遠近不同的肌肉交錯拉住,
因此身體的車廂, 有時候可以拉動車頭,
不像聯結車, 動作只有來自車頭,
車廂都是被動


主動與被動之間, 沒有抵抗
是肌肉拉某些車廂, 使關節不動而足以抵抗
愈多肌肉拉住車廂, 身體愈像 "一節車廂"
剛性增加 (變僵硬), 缺乏柔性 (彈性與伸展)
過度僵硬, 或是過度依賴肌肉, 動作缺少層次和變化;
過度柔軟, 難以承擔重量或傳遞能量
換句話說, 只是用力或是一味鬆弛, 過猶不及


雖然車頭和車廂起始轉彎的方向不同, 但是車廂還是可以迴轉而與車頭行進方向一致
"迴轉" 的過程出現雙槓桿作用 ( Double Leverage ),
如果後面還有多節車廂, 槓桿作用便一節一節傳遞下去
傳遞所需的能量, 只不過是車頭開始轉彎而產生的位能
好比骨牌效應, 只是需要推動第一張骨牌,
後面成千上萬的骨牌, 接著應聲一一傾倒


所以, 為了節省能量來傳遞動作,
關節兩側的起始方向常常相反
這樣的傳遞, 即使經過許多關節, 仍然非常有效率
例如 (演奏大提琴) 運弓的時候, 右手手肘如果提高, 會帶動身體軀幹右轉,
身體軀幹右轉, 則帶動左手手臂離開身體, 或是由上往下
因此, 善用右手手肘, 左手在指板上由低把位移向高把位 (也就是由上往下), 不必額外的能量,
左手不必再特別 "發力" 移動
這麼做, 右手手肘是主動的車頭; 左手在指板上是被動的車廂
主動與被動之間, 還可以調換, 任何一端既是車頭也可以成為車廂


節省能量, 表示無謂的肌肉不必收縮, 有如車廂沒有被額外的繩索拉住
這時車廂也就乖乖按照槓桿作用的方向轉彎了
有那麼多節車廂, 加上各種繩索, 於是有非常多變的槓桿作用


其實, 不只車廂, 車頭也可以節省能量
除了利用槓桿作用, 更應該多使用重力 (Gravity)
大自然的能量本來就取之不盡,
我們如果過度擷取自然物質來產生能量, 並且對抗重力,
實在不夠文明


(請參考 2010 0420 "伸展與轉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