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截彎取直
在山上的時候, 常常從這邊的山, 走過上上下下蜿蜒小徑, 穿過森林, 經過瀑布與水流,
到了另一邊的山腳下, 再爬坡而上, 繞過好幾個彎, 才到師父的木屋, 大家見上一面
乘涼喝茶的時候, 回頭遙望原來的山, 木屋點點, 看似遙遠,
一路走來點點滴滴卻餘韻不斷回味無窮
閒話過後, 循原路回去,
有時候天色將暗, 想要走得快一些, 大概還是要四五十分鐘才到
但是因為記掛天黑的時間, 四五十分鐘顯得急迫短促,
走來氣喘吁吁, 心浮氣躁
時間快慢, 是這麼有趣
心裡有多少空間, 好像就有多少時間
空間愈大, 不僅時間愈多, 瑣碎小事也似乎流動起來, 不太壓迫逼人,
而且, 孰輕孰重, 也漸漸清晰, 生活的取捨於是不那麼費力
也許是一張張愈來愈多的 "時刻表", 把空間壓縮成直線式的時間,
我們忙著從這一點到那一點, 既要 "準時", 事情也不能差錯,
甚至連直線式的時間也切割到支離破碎, 哪裡有空看看山的曲折, 聽聽水的曲流呢?
失去了大塊時空的從容, 只好在分秒必爭之中掙扎
一位朋友, 拉小提琴, 跟我討論過 "音樂家要準時",
他說, 音樂既然講求節拍準確, 準時當然也是音樂家的生活態度
我聽他說話, 暗自猜想他是不是 "節拍器" 的信徒
我想像他演奏三連音 (triplet), 是不是真的把 "一拍" 均分為三?
從幾何的觀念來均分直線線段為數等份, 需要額外的維度 (dimension),
因此, 直線分段來自於圓,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多邊形...甚至立體的空間,
恐怕不是在線上測量, 劃分距離
工具精細, 畫分的距離也就精細
可是, 大家合奏, 不免常常各自演奏不等份數的拍子 (例如半拍對上三分之一拍),
即使拿起節拍器作為依據, 節拍器再精密, 時間當中還是有空間, 一秒可以細分到無數的瞬間,
哪裡會有準確的半拍, 準確的三連音呢?
在大塊時空裡, 春分與夏至並非年年落在同一天,
磁場的變化既有其規律, 也不拘於小節
時序在這其中伸縮, 富有彈性, 卻也不逾矩
但無論如何, 似乎都不是一條直線通到底
二十四節氣, 既是兩拍子, 也是三拍子, 或許是八小節, 也是一小節
節氣流轉之間互相牽引, 在大塊時空之中自然合拍
我們疏於關照大塊時空, 而只是照著節氣甚至跟著時鐘按表操課,
到底是準確還是狹隘呢?
我跟著師父爬山, 觀察他泰然自若的腳步,
看他步伐輕觸地面, 不論登高伏低, 都是舉重若輕
原來他總是隨著地勢起伏, 伸收自己的身體
他的重心不會劇烈震盪, 落腳之際, 依循山石草木快慢有節,
時而兩拍, 時而三拍, 時而多拍, 時間隨著空間流轉, 不勉強
難怪, 不管感覺走得快一些慢一些, 每次下山, 都還是差不多一樣的時刻
請參考 2006 1114 "節拍器"
2007 0620 "基本功"
2008 0306 "格子"
2009 0523 "巴哈 BWV1001-1012 (十九)"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