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比賽



又有同學說要去比賽

我實在忍不住要說上兩句




在台灣的音樂比賽, 林林總總也有不少,

但是大家看重的, 不過是那兩三項,

其中, 台灣區音樂比賽 (通稱省賽, 如有錯誤請更正...) 算是最盛大的吧

想參加省賽, 還得先在市賽或是縣賽脫穎而出, 這並不容易



到了省賽, 群英薈萃, 競爭之激烈自不在話下

常常在朋友或是其他人的音樂會節目單的履歷上會看到....台灣區音樂比賽某某組第一名

也算是不小的光環

的確, 經過這些比賽層層考驗, 應該是真金不怕火煉了....



然而, 先說說比賽的制度,

有指定曲和自選曲, 指定曲當然都算是平實, 大家雖然仍舊戮力以赴,

其實卻漸漸有淪為例行公事之嫌



自選曲呢, 從選曲五花八門, 到演奏爭研競秀, 令人眼花撩亂,

但嚴重的是一般而言參賽者會選擇音符比較複雜的曲子, 希望從選曲就先聲奪人

至於演奏是否恰如其分, 或是令音樂生色, 那就另當別論了



省賽分甲乙組, 也就是音樂科班以及非音樂科班

看起來固然是爲了公平, 對我而言卻不僅鴕鳥, 也提供了參賽者藉以找到旁門左道的途徑

比如說, 昨天說要參加比賽的同學, 其實去年已經參加過了, 是大專乙組弦樂室內樂全國第二名

他因此興致勃勃, 今年又號召學弟妹, 還要擴大規模參賽

問題是, 去年全國一共三隊參加, 而且比賽結果其實是一隊優勝, 另兩隊則並列甲等....

不知道這些同學爲何回到學校還可以大言不慚



有人基於鼓勵的立場, 會說.....即使只是能夠參加就已經不容易了....是嗎??



去年比賽前夕, 他們請我聽聽他們的演奏, 臨陣琢磨一番....

演奏的是貝多芬四重奏, 作品第十八號之...幾, 忘了; 加上 Dvorak 的四重奏 "美國" 第一樂章

不聽則已, 一聽之下我簡直是一肚子火....

忍住這一肚子火, 先請他們四位再調一次音,

他們所謂的調音, 恕我直言, 實在就是四個人發出一陣噪音之後就結束了

我耐著性子請他們逐一調音, 再交叉比對音準, 一陣折騰, 還是不準...

唉, 連四把琴十六條弦都搞不定, 談得上如何詮釋貝多芬或是 Dvorak 嗎?

以如此潦草的態度,先不提比賽或公開演奏了,

不知道自己在聲音入耳的時候,是否會汗顏?



就這樣, 還是獲得 "全國第二名"

相信回到學校之後, 據以申請獎金或補助, 理直而氣壯



或許看倌會認為甲組既然是音樂科班, 專業水準應該無庸置疑了吧

這就要看看大家認定的 "專業水準" 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對我而言, 硬要訂出評判標準的話, 大概不出 "掌握樂器的能力" 和 "音樂藝術的性質"



掌握樂器的能力, 不一定得經由音符複雜的曲子來表現;

音樂藝術的性質, 說來就更是見仁見智



我看過的省賽, 大家演奏固然尚稱流暢, 大部分的參賽者卻其實並沒有真的研究過曲子,

甚至有人即使演奏能力並不夠演繹自選的曲子,還是硬撐到底

更有甚者,由於參賽者眾多,演奏因此有時間限制,

如果曲子比較長,有的人甚至就取巧只準備時間許可之內的範圍而已



所以說起來比賽其實是政治活動, 而不是音樂活動,

因為比賽結果是評審團諸公求取公約數而來的

何況我們的比賽,似乎還沒有高標準的權威,

萬一參賽者專業水準普遍不足,可以硬是不選出優勝者

衡諸種種,參賽者實在不必對結果太過在意



說是不必太在意比賽結果, 情理上還可以, 實際上卻真的不太可能....

同學需要比賽結果來加分升學, 老師也需要比賽結果來充實 "業績"

加上從制度一直到大多數人都奉比賽結果為圭臬,

也實在怪不得學琴的小朋友和家長無論如何要去比賽



其實很多老師也很無奈,可是社會風氣崇尚比賽,而且不管比賽內容,只看結果,

老師如果不多多生產比賽的常勝軍,怎麼能鉤吸引更多人來學琴呢?



好吧,退一步來說, 比賽可以互相觀摩, 增進演奏經驗, 是嗎??

互相觀摩增進演奏經驗的機會很多,

音樂會,音樂營,大師班.....都可以,非要用這種齊頭式平等的方式嗎?

每年比賽的優勝者,累積下來也算不少,

他們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文化環境是否又因此更加富饒了呢?

或是恰好相反, 培養出更多人來比賽....



參加比賽衍生的後果,層出不窮,難以計數

參賽之外的漣漪,也不勝枚舉

比如說,有一位朋友的女兒,吹木管的美眉,沒有選上代表學校參加比賽,

老師跟她解釋的理由是....你的樂器不夠好,另一位同學的樂器比較好....

這位小妹妹回家跟爸媽哭訴,爸媽不僅難以撫慰她,不免還會自責



又是比賽的季節,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要參賽

比賽有規則,參賽的話自然要遵守規則

可是,規則以外的事呢?



我曾經向一位老師抱怨過比賽領導音樂教育的亂象,

她卻回答我 "這就是競爭啊,跟不上的人自然就淘汰了...."

我不是反對比賽本身,大自然裡競爭處處可見,動物的歌唱能力還是求偶過程裡重要的一環

只是,我們閉門造車比賽之餘,音樂文化的環境也同時愈加惡劣,

大家還要繼續這麼義無反顧嗎?






  • 留言者: Lotusgirl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1-19 02:56:41
哈!可怕的死寂。沒有人趕回你這篇!!




  • 留言者: khoybgio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1-19 23:29:19
一首曲子是要很長的時間慢慢磨的

很多小東西都會慢慢的浮現出來

我了解老師你的意思

問題就在於

可能一般以音樂為職的學生

會有功利為主的出發點

自然無法抓到真正純粹的音樂



(其實我也沒資格說這麼多= =

知道怎麼做 只是沒有心去做....)




  • 留言者: 柏魚娘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1-21 20:28:32
我表姐的女兒去年也去參加了國中組的比賽(你也見過的),

小女生得了甲等,覺得沒面子,拒絕上台領獎,當下就吵著要回

家......去參加比賽的人,只是掉入普世價值觀的陷阱裡,真

要有錯,是舉辦這種比賽的單位,社會環境,或擔任評審的人所

引導的方向等等,問題比較大吧.音樂跟競爭搞在一起,本來就

很奇怪了.

你說調音的問題......,其實你在『藥到病除』那篇文章也有

說了啊........『可能連吃飯吃了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我們也都有這些問題啊!

我其實只是想說:你說的對啦!可是可不可以罵得輕一點!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1-21 20:43:56
有例外嗎?



在非音樂科目,

有時候我會跟一些同學說:用準備競賽的心態來學習一門課!

並且可以去試試一些競賽,去看看其它人,看看老師的想法,

畢竟出競賽題目的老師很喜歡思考基礎的變化,

有時候競賽把一些基礎東西靈活化,

我想這或許對同學的學習觀念多少有幫助,

特別是不愛看課外書的同學很能衝擊出一些什麼,

將被動學習化為主動,自己來臆度所學的能如何出題,

習慣後,學習理論可以比較能自我應用...

志在參加!






  • 留言者: iastist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1-23 01:25:47
歐巴桑說到音準的問題, 這是一輩子的事啦....這兩天我也

是針對半音的音程又琢磨了一番. 大家都有演奏的問題, 可

是我只是想要說說那些無視於這些問題而只想要比賽得獎的同

學罷了.






  • 留言者: 小妞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1-12-08 16:13:05
「所以說起來比賽其實是政治活動, 而不是音樂活動」說得太好了。

(所以我這輩子最慶幸的事是遇到一個覺得讓我去比賽和檢定是浪費時間的好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