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Selma Gokcen: 妥善調和的大提琴手10


背部和脊椎可以說是身體的 "中央儲備銀行", 脊椎是所有神經的通路
背部則有身上最強大的肌肉群, 驅動四肢, 移動身體
我們儘管已不再晃盪於枝頭, 休憩之餘卻也還是得走上不少路

大提琴手做的事, 有點複雜
我們不必同時收縮互相拮抗的肌肉群, 但很多其他動作常需要
一旦背部經由基本的控制提供力量給雙手雙腿
我們的手指就輕鬆了, 很簡單就能在拉琴的時候送出音符, 達成任務


亞歷山大的說明..... 
放鬆脖子, 頭部往前並往上伸展, 接著擴展背部.....
是有順序的
在背部肌肉發揮作用之前, 得先放鬆脖子, 然後伸展頭部
這樣的順序為何重要?


當脖子收緊, 把頭與脊椎拉近, 馬上就會犧牲脊椎的自由
更同時拉緊了背部的肌肉......正是我們拉琴需要的肌肉
一切都是從脖子開始的, 每一次動作都是這樣, 所有脊椎動物都是
假如你曾猜想過為何母貓總是從脖子叼住小貓,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
沒有任何脊椎動物可以收緊脖子並且有效驅動四肢
(譯註: 的確, 以前抓老鼠打針的時候, 只要把脖子那一圈稍微拉緊, 老鼠就動彈不得了)


然而, 容我鄭重警告:
亞歷山大在書裡說明的, 是要防止誤用身體, 而不是要大家以對的動作取代錯的動作
我們只能去除不恰當的動作, 容許恰當的動作出現
一心試著要做正確的事, 反而欲速則不達
恰當的動作一出現, 自然就會運作, 不必再費心

(譯註: 比如說, 一直強調拿弓運弓的動作要如何如何才對, 其實卻容易讓人不知所措,
 愈練習愈辛苦, 反而與輕鬆自然的運弓漸行漸遠)


來看看人體的骨架結構以及連接頭頸背的肌肉組成....



(圖一)



























(圖二)

























如果你仔細地看這兩張骨骼構造圖, 可能會問......脖子到底在哪裡?
問得好, 我們的骨骼就是頭骨, 下顎, 脊椎, 肋骨, 骨盆, 加上四肢的骨骼
脖子其實只是相連的肌肉群, 佈滿了肋骨上緣與頭骨之間


下面是三張連接頭頸背的肌肉群的圖示
了解身體構造, 理清各部位的關聯, 才能進而重新學習如何運用背部
妥善運用背部實在太重要了, 這絕不誇張
我們關照頭頸背的關係, 甚至加上骨盆, 脊椎才得以伸展
關於這一點, 下一篇文章裡會有更詳細的內容


(圖三, 背部肌肉以及與肩頸相關的肌肉)





















(圖四, 藝術家筆下的肩頸背肌肉)
























(圖五, 達文西的作品)





























脖子 (都是肌肉!) 放鬆, 表示脊椎上方的頭部不僅平衡 (沒有被拉下來) 而且自由
一旦頭的重量 (超過四公斤) 釋放出來, 不再壓著脊椎
如海綿又有彈性的椎間板就可以恢復原有的功能, 像軟墊一般成為脊椎的緩衝
沒有失衡的頭部壓著, 背部的肌肉也就可以運作
如亞歷山大所言, 背部得以擴張並且伸展
雙腿也可以自由.....站著, 走路, 跑步
手臂也可以自由.....舉起來, 拉, 推....等等
總而言之, 就是適合動作的理想狀態
要記得, 亞歷山大不是只注意身體的一小部份, 而是關照他的全身來解決發聲的問題


以上種種, 對於演奏大提琴有何意義呢?
背部的肌肉群, 用來平衡手和臂在身體前面的動作
當我們拿起大提琴, 琴的重量應該先由背來承擔, 而不是直接由脖子肩膀和手臂來承擔
當我們運弓, 左手在指板上移動, 背部強大的肌肉群同樣提供能量給較小的肌肉群
讓小的肌肉可以迅速精巧地動作

(譯註: 老鷹的翅膀肌肉強大, 提供巨大能量, 得以高飛, 但是老鷹的翅膀無法很快速搧動;
 蜂鳥的翅膀小巧, 迅速搧動讓蜂鳥停滯在花朵前, 但蜂鳥小巧的翅膀不足以提供能量高飛.
 肌肉群大小強弱有別, 各司其職)


這些事情, 需要練習再練習, 回歸沉靜的狀態, 也記得以上說明的要旨
假以時日, 這樣的練習就不再奇怪, 也不困難
放鬆脖子, 釋放出頭部, 使背部得以擴展, 就是進入優雅與自由之境
我的學生當中, 特別是學音樂的人, 我是建議他們把基本的控制與演奏音符的感覺相連
兩者都需要在當下 "聆聽", 也都不是可以招之即來的
Casals 說音準 "就是自覺 (a matter of conscience)"
關注基本的控制也可說就是覺悟 (matter of consciousness)


為了鼓勵大家隨時關注背部和脊椎裡面上升的能量,
和音樂家或是學生一起練習, 我通常從簡單的程序開始, 也以簡單的程序結束....
躺下來, 靠著門邊, 靠著牆壁, 靠著椅子, 等到基本的控制開始內化, 才沒有依傍地站著
這樣的練習, 不僅培養內在的力量, 也能儲存能量
外在的刺激太多太強, 常常使我們馬上反應
然而, 在反應之前, 沉靜謹記 "由後往前",
便能有所覺悟, 動作轉為聰慧




(第三部分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