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挑一把琴
在 "大小聲" 曾經提過自己喜歡的提琴, 聲音大致上應該具備的性質
現在想要碰比較敏感的話題.....
到底挑一把琴, 是否應該請老師來幫忙, 甚至就由老師決定?
其實我自己挑琴, 除非有一天完全沒有財力限制, 否則取捨之間,
我喜歡挑一把也許很多方面並不完美, 卻富有表達能力的琴,
製琴包含的層面複雜, 常常追根究柢之後會發現做出一把好琴得靠機緣.....
從形狀, 大小, 做工, 到漆的性質和顏色, 再到木材本身的來源, 年齡, 和乾燥的程度,
再到發聲的難易程度, 乃至於音色....即使製作過程面面俱到, 也很可能做出平庸的提琴
做琴是如此, 選琴亦然
職業演奏家和樂器愛好者或是初學者挑琴目的既不相同, 所需更是不同, 大家挑肥揀瘦之餘,
同一把琴在不同的眼光之下際遇可能迥異, 專業的判斷也不一定就能切合各人需要
我無意涉入太多關於提琴製作的細節或是鑑賞,
在這方面我當然不是專家, 也許有一天應該請謝先生或是其他朋友來跟大家討論,
選琴最大的樂趣, 還是在跟琴 “交朋友” 的過程
帶著一把剛認識的琴, 朝夕相處兩個禮拜,
早上拉一拉, 下午拉一拉, 晚上再拉一拉, 睡前撥撥弦, 起床後跟它一起伸個懶腰,
無論在客廳, 書房, 室內, 室外, 朋友家裡, 公園, 陽台, 甚至浴室, 都帶著它拉一段聽聽看
不需要很久, 彼此就會熟悉, 也可以考慮是否進一步長遠地相處下去
對我而言琴的外表不是那麼重要.....
有一位宏都拉斯的同學, 她的琴看起來簡直就像是燒焦了的棺材,
卻又能夠發出美妙的聲音
我也不太在乎一把琴是否順手或是容易演奏, 因為演奏的習性可以隨著琴來調整
只要是價錢在財力許可範圍之內, 實在不必要求一把琴盡善盡美
因為人隨著時間在改變, 琴的角色也因而跟著不同
如果演奏者基本功夫深, 音樂終究不會受限於提琴的能力
提琴的價值, 以使用者的情感來認定; 但是提琴的價格, 卻受到不同的外在因素影響
問題就出在價格和價值常常會有落差, 導致買賣雙方甚至介入挑選的第三者 (通常是老師啦)
糾紛不斷
我認為老師是應該幫初學的人挑一把琴,
至於略具學琴經歷的人, 想要挑琴的話倒是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求助於老師
而這當中, 是否應該付予老師一定比例的報酬, 大家就自由心證吧!
自由心證當然問題很多, 在世界各地皆然, 也不只是老師學生之間
有一本書就收集了英美地區買賣提琴的糾紛事件:
Violin Fraud: Deception, Forgery, Theft, and Law Suits in England and America.
(2nd Edition, Oxford Univ. Press, 1997)
恕我直言, 在台灣, 有些老師似乎有點過分介入學生挑琴以及買琴,
不是指老師是否收取報酬....只要不是惡意, 我真的認為這是見仁見智的
然而, 的確有些同學會因為顧忌學習的氣氛, 而不得不接受指導老師推薦的琴
我一方面同情同學, 另一方面卻又希望同學信賴老師的判斷,
兩難之下, 也許只有呼籲老師熱心幫忙之餘也能尊重同學選擇的權利
"名琴" 真的不一定是 "好琴",
琴能助人, 也會害人
但是無論如何琴也還只是音樂的一小部份,
有一次老馬跟紐約愛樂管絃樂團演奏 Dvorak 的大提琴協奏曲, 演奏完畢在後台接受訪談
主持人讚賞演奏之餘, 問了有意思的問題.....
"如果你用的不是這麼一把好琴, 而是一把雪茄盒子 (cigar box, 指粗劣的琴),
還能夠演奏 Dvorak 的大提琴協奏曲嗎?”
老馬說:
"當然!!.....但是, 即使用的是 cigar box, 也還是要去尋找音樂的色彩, 形狀, 和其他種種意趣,
不是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