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tist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無念則無時
討論長弓的餘裕, 與短弓的從容
***********************************************************************
iastist: 今天上課
,
講
"
觸感
"
與
"
長弓
"
如何以拉長弓的方式來拉變化及跨絃比較頻繁的短弓
G: 有曲子作為例子嗎
?
iastist: 有一次你問我
,
像
Bylsma
或是
Starker,
演奏音符比較多運弓繁複的作品
,
為何可以顯得
"
不忙
"
那就是
"
長弓
"
的奧秘
身體中心和脊椎很緩慢地移動與伸展
練習很長的長弓
,
體會
"
一次伸展一節脊椎
"
的感覺
脊椎不少節
,
每一節都可以牽動肢體
所以
,
每伸展一節
,
肢體受到牽動的形態都不同
一長弓就可以有很多變化
,
但由於是慢慢伸展脊椎
,
所以又很從容
當弓顯得比較忙的時候
,
也保持脊椎慢慢伸展的樣子
於是
,
身體中心不是隨著很多音符亂動
,
也就不忙了
,
反而例如手指等等動得較多的部分
,
由於源頭是從容的
,
也會跟著從容
G: "源頭是從容的
"--
這是主體,另一個前題,還加上對音樂
(
客體
)
瞭然於心囉
iastist: 對音樂的
"
瞭然於心
",
其實也是透過練習這樣的從容而
"
瞭然於身
"
瞭然於心
,
那就只能在心裡啦
G: 心裡沒有準備好,身體怎麼因應而一起準備好呢
?
iastist: 哈哈
....
問題就在這裡
大家以為心要先準備好
,
其實不一定
心其實可以
step aside
讓身體可以做自然做得到的事
當然
,
心會影響準備
只是
,
心的準備方式和身體的準備方式並不一樣
,
也常常不同步
G: 比方
(
不太恰當的比喻
)
,
B心裡喜歡
A
,然後才可能和
A
在一起呀
在一起之後,身心都加在一起又更喜歡彼此
(我的比喻好像是來亂的,可是我很堅信是這樣子呢
)
iastist: 好比開車
心裡準備好要轉彎
,
跟實際讓車子準備好轉彎
,
是兩回事
也許
,
心裡準備好轉彎
,
是能夠應付轉彎的
"
衝擊
"
和車子是否轉得恰當
,
不一定相符
你說的的確沒錯
!
只是
,
心的改變
,
不一定會真的有效牽動身體動作的改變
否則很多人自認為
"
很快樂
"
在拉琴
,
拉出來的卻不是快樂的聲音
G: 實際上,讓車子準備好要轉彎了,心裡暗地裡也有參與一份作用吧
?
iastist: 對
,
所以我說
,
心的改變
, "
不一定
"
會映照到身體的改變
太注重心裡的話
,
也許就會一廂情願
,
而身體動作其實沒甚麼改變
G: 當然,
"
心的準備方式和身體的準備方式並不一樣
,
也常常不同步
"
,
這在瑜珈的練習裡是經常體會到的差異
iastist: 是啊
:)
所以
,
能量
,
電磁波
,
槓桿作用
,
三合一
呵呵
,
白話文就是 情感
,
心象
(
想像
),
動作
,
三合一
偏向心裡
,
或是偏向動作
,
也都可以啦
,
沒有規定不可以
只是
,
可能會一廂情願或是失去控制
G: 不過,在我來講,沒有心念的
"
起
"
、
"
動
"
,我的身體很難自行其政
iastist: 是心念
,
只是, 心念所指, 身體固然有反應, 卻不一定等同心念所指的動作
例如
,
想走路
,
不一定等同邁步走路
另外
,
心念常常需要退開
,
不然會影響動作
例如
,
想要讓步伐走得
"
均勻
",
反而很難走路
G: 想到的畫面就像厥類的生長,裡面總有一個類似啟動它開始生長的
"
開關
"
iastis: 是
!
只是那開關不一定就是
"
心念
"
也許是莫名的能量在驅動
那能量卻不一定就是來自心裡
,
但的確透過心裡而出現
G: 當我要開始我的任一動作時,是由我的心念來啟動的
至於心念要不要退開,是身跟心互動過程中發生的可能之一
iastist: 心念的觸發
,
不一定等於
"
起心動念
"
是真的有觸發
,
只是不一定來自於自己
至於是甚麼觸發了心
....
好比是甚麼力量觸動了蕨類生長的開關
, God knows
G: 一廂情願或失去控制,也是身跟心互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
當然,心念有時候是中繼、有時候是起點
iastist: 這中間最大的執著
,
就是在於
"
心念控制動作
"
的心念
G: 無法向上溯及的時候,有時只好說是
God
iastist: 哈哈
.....
但自己也知道
,
不一定總是來自於自己的心
G: (沒錯,正是
! )
明知道
"
不一定總是來自於自己的心
"
,
但還是很固著於
"
心念控制行動
"
的執念
有時候被瑜珈老師說,我的心很忙碌
iastist: 沒關係啦
慢慢來就是了
,
也不必勉強
,
不必刻意壓抑心念的起與動
只是把它轉到正向就會輕鬆多了
呵呵
....
我也在練習啊
!
大家都需要練習
G: 當然,那是很重要的練習,不單是在拉琴方面
,
只是關於這一直是我的疑問
/
固執的心念
iastist: "控制
"
的心念
,
其實會聚積在身體裡
,
使身體不通
留言者: 韋廷
Email:
網址:
日期: 2012-05-05 23:24:42
老師我最近在讀音樂史,發現好多名詞和概念都不懂,老師可不可以開課函授遺下
我也不懂 = =
只好麻煩另請高明了, 拍謝 :)
版主 於 May 6, 2012 03:38 PM 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