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開始走路,
好像沒有 "分別" 練好左腳右腳, 然後才雙腳並用, 於是可以走路
小獵豹跑步, 似乎也不是 "分腳練習" 因而能夠鎖定獵物的腳步
樹木生長, 是預先分別準備好根與枝嗎?
如果自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那為什麼練習鋼琴, 提琴, 有左右手之分呢?
甚至還要強調左右手分開練, 然後才能合在一起?
也難怪, 這樣練習下來, 武功看似高強
但就是少了獵豹奔跑當中不暇細想, 也無從尋來的身段與直覺,
也沒有樹木順應環境的韌性, 或是像老鷹, 乘著上升氣流愈飛愈高
(請參考 2009 0111 "方與圓")
- 留言者: 柏漁娘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5-31 12:08:44
譜奔跑,識譜能力跟我一樣很差,應該也是會分腳練習的吧.這兩首都很好聽,可是他們應該也都是先各
自練習的ㄚ.還是說我根本搞不懂歐吉桑你要說啥?
我想歐吉桑你想要說的大概是,恩~我記得每次被我家老爺騙去浮潛兼釣魚時,讓我感到最痛苦的其實
是下海前要先穿越一大段珊瑚礁岩,每次都看人家輕輕鬆鬆的'登登登'就跳過去了,我總要四肢並用爬
好久.有次我先在路邊就穿好全套防寒衣,仗著防寒衣很厚,摔了不會痛.我一路上只盯著前方的海,竟然
也'登登登'的跳過去了,''完全沒理會我腳下的礁岩''.你是要說這種情形嗎?
- 留言者: Janin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6-02 11:08:55
回答:「如果一開始就要兩手彈,那就更難了啊!」
So there. Spoken from a 11 year old.
以她的程度,我可以想像,如果一開始就說兩手試試看啊,保證馬上卡到發脾氣。但如果是我,看到新的譜,當然
會一下就兩手彈,不會硬要分手練再合。每個人都會試出讓自己最舒服的練習方式。我不相信一開始分手練的人,
等到兩手合起來,就會比那些一開始就是兩手練的人少掉什麼。分手練是個過程,不用太在乎。
人當然不是練習左腳走路再練右腳,但是我也沒看過嬰兒還沒跨出第一步,就開始健步如飛的。
- 留言者: 晏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6-02 15:40:38
好像被支解一樣~
- 留言者: Janin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6-02 21:41:38
可能真的只能如此解釋。我不知道什麼叫做音樂的路線,學習是一個過程,每個人的領悟不同,最後結果也不同。以
柔的好朋友進度在她的前面,有時候去她家玩,聽她彈琴很喜歡,回來就自己試,一下就彈的很進入情況。但是若是
陌生的歌,她進入狀況的方式就又不同。(拜託,不要再跟我分析什麼叫做“進入狀況”喔!)
>我看到太多分手練習的過程裡, 的確 "少掉甚麼", 才會有感而發
這我同意。但是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如果兩個人,一個人是先分手練,另一人是一開始就兩手鍊,等到兩人最後雙
手彈曲子,你聽得出來誰是怎麼入手的嗎?等到他們兩手彈,沒有人會回去分手練,本來就是支離破碎啊。就像嬰兒
要走路前,會扶著牆壁先邁步,這段過程結束,只要會走路了,沒有孩子會去重覆當時扶牆的過程。那為什麼要太在
意到達目標之前每個人用的不同方法呢?(要不要再套一次“那也各有天命, 勉強不來”?)
你說彈琴就是彈琴,那麼練習就是練習,每個人感到舒適的程度不同,我個人覺得不用分析太多。如此而已。
如果你幫珊瑚礁岩拍照片, 分析照片, 畫出 "安全通過" 的路線圖,
再根據路線圖一步一步過去, 就不會跌倒了嗎?
不會跌倒, 就表示 "成功" 走過了珊瑚礁岩嗎?
從小到大, 平淡無奇走了不計其數的路,
身體和雙腳早就累積出我們想都想不到的神經網路
當你看到珊瑚礁岩, 備而不用的神經網路就和肌肉群發揮作用了
反而如果是想 "好好" 走過去, 身體會僵住難以動彈
到底是珊瑚礁岩隨興的觸感, 落腳時不加思索, 奔向大海比較有意思,
還是對著照片計畫路線安全通過有意思?
這就是我們面對樂譜的時候, 進退兩難的心理障礙
分手練習與否, 都好啦
只是, 分手練習, 就是為了符合樂譜上的路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