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量身打造


甚麼樣的提琴, 最適合自己?
眾裡尋他千百度找到一把琴好呢? 還是請人量身打造好呢?


一般而言,
大家找琴, 不外乎使用的舒適程度, 琴的物理性質, 聲音的表達能力等等
其實, 從這些方面來看, 只要是用心製作, 若合符節的琴比比皆是
倒是不太貼近琴的演奏, 也比比皆是


是不是罐頭文化和罐頭生活讓我們離琴愈來愈遠?
現代生活裡, 舉目所及, 觸手幾乎都是成品....
使用琴的人, 恐怕很難從樹木, 森林, 製作, 來理解琴, 與琴溝通
拿起琴來, 馬上就要演奏大部頭的作品, 要表演, 要在音樂界有一席之地


至於琴本身的種種, 就另外交給 "專業" 來處理吧


專業之於生活, 恐怕切割多於調和
生活中愈來愈多專業, 其實可能剝奪愈來愈多創造的機會


大提琴家 Jacqueline du Pre, 曾經使用過一把很好的琴 "Davidov" (or, Davidoff, Davydov)
琴固然絕美, du Pre 演奏當然也自成一家
可是這對琴與人, 彼此卻常常弄到精疲力竭
於是人要休息, 琴也送修


後來, 一位製琴師製作一把琴給 du Pre 使用
這把琴, 體質健壯, du Pre 拉琴不時壓弓, Davidov 不適合, 但是這把琴都能承受
du Pre 後來演奏錄音幾乎都使用這把琴了


du Pre 拉起新琴得心應手,
不過, Daniel Barenboim 似乎並不太欣賞新琴
他說這把琴 "聲音膚淺"




鋼琴家或許旁觀者清, 其實不太能體會提琴家弓絃接觸的感受
音樂, 是不是就這樣被專業切割了呢?


我的老師跟我說過,
如果她沒空而被迫 "應急",
例如去書店買張卡片, 再買鮮花配上, 送給朋友祝賀生日, 她會內疚
因為買來的東西, 只是 "經手", 和自己可能都還沒有情感的交流,
就算寫幾句話, 簽上名, 送出去了, 又跟自己有何關係,
更不用說 "代表心意" 了


現代生活很忙碌
真的沒空親手種樹種花造紙做筆來製作卡片
我們忙著填充知識, 認為這就是專業, 專業可以造就生活
可是, 很有趣,
看書看不懂的時候, 抄一段書上看不懂的話, 很可能在寫的過程中有所領悟了
一盤菜, 精心烹調還是食不知味, 花些時間去菜園裡照顧生長中的菜,
菜還不到碗裡, 也很可能已經嚐到百般滋味了


身體和感官就是如此這般在生活中充實知識, 拓展美感, 相互溝通
別的不說, 長篇大論自我介紹就遠遠及不上眼神與握手的交會


能量的交流, 說是無形, 其實再具體不過
製琴者的靈魂, 在製琴過程中, 透過身體接觸, 和木材充分交融
因此, 觸摸到琴, 也是觸摸森林的律動, 以及製琴者的巧思辛勤, 修養情感, 生活瑣事...
也難怪, 去製琴工作室坐坐, 摸摸木材, 聽聽刨刀滑過木材的聲音, 敲敲製作中的面板,
回家拉琴頓覺更進一層
更難怪, 有一位製琴的義大利朋友說過, 他的老師交代, 用心製琴, 更要用心生活
有心生活, 才有餘裕製琴




隨謝先生研究提琴, 歷經數十把小中大提琴構思與製作過程
儘管不是自己動手, 與琴的交流已是獲益匪淺
也不再只是以肢體觸摸琴, 漸漸感到琴的能量, 個性, 甚至情感


琴也是 "眾生根性不等", 靈魂各別另樣
如果琴的生命夠久, 經歷與包容的靈魂也就愈廣
我們實在不應該只是要琴符合自己的需求





































今天剛好也是老羅的生日
老羅身體之靈敏, 本身就是很棒的樂器
他和琴相融, 獨特而又細膩, 情感與能量流動, 深入我心


在他臨走之前最後一段病榻上沉睡的時間,
家人帶了一些他的錄音給他聽
其中, 和 Benjamin Britten 合奏的 Schubert Arpeggione Sonata,
兩人加上提琴鋼琴的四重奏, 水乳交融, 盡在不言之中
老羅雖然沉睡, 在這錄音聲中,還是潸然淚下





(請參考 2011 1228 "Christma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