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巴哈 BWV 1001-1012 (十九)


想把巴哈講得很通, 真是不容易
巴哈很像佛法, 各人觀照各有不同的相

 
前幾天看一本雜誌, 討論 BWV 1001-1012,
有人提出演奏巴哈的要點:


自然, 高雅, 律動, 優美, 自由, 歌唱性




這些當然都很好,
只是, 如果進一步問, "自然" "高雅" 等等是怎麼一回事,
不知道是不是又會得到更多空泛的形容詞?


在 2009 Apr. 18 <"弓" 欲善其事> 當中,
稍微討論了巴洛克音樂的性質, 比較偏向說話而不是歌唱,
對我而言, 演奏巴哈, 也許還可以從幾方面來具體呈現與練習...


運弓的 "筆觸" 與 "談吐", 空間與時間的流動, 身心基本的節奏




我們說話, 吸氣與吐氣各有節奏,
發聲的時候, 氣的流動並不 "穩定",
試著說一句話, 甚至只說一個字看看....
哪怕只是一個字一個音節, 氣流的強與弱, 快與慢, 加上嘴型的變化,
聲音有擴張和收縮, 有濃與淡, 音調有變化, 絕不是像電子調音器一成不變的聲音,
而是好比用毛筆或是巴哈使用的鵝毛筆來寫字,
每一劃本身就是起承轉合具體而微的世界,
和現代使用的硬筆寫出幾乎每一筆一劃都是粗細均勻的樣子, 其趣迥異


運弓愈講求穩定 (尤其很多老師常掛在嘴邊的 "弓要拉直拉穩!!"),
恐怕離運弓的修辭學愈遠
可是現代提琴演奏又似乎很重視 "穩定的聲音",
這並不是價值觀的對錯, 不過是審美觀的差別
只是, 以如此運弓方式來演奏巴哈, 不免錯過許多樂趣,
把騰挪有致的音符拉得方正平板, 本來可以伸縮的空間灌漿而成硬梆梆的牆,
把光與影的流動弄成 "單調的對位", 牆壁再美, 對峙不動之下終究令人窒息


有趣的是, 二十世紀以來大部分人都受到 Pau Casals 影響,
然而 Casals 運弓, 每一弓固然都很簡單, 弓與弓之間卻充滿變化, 既不平也不死板
在塑造空間與時間的過程裡, 他隨時改變運弓,
雖然並不是巴洛克式的弓法, 由於他的身材較為矮小,
身體反而充分伸展並且善用了重量, 因此輕重調配得宜,
具體呈現出高低前後遠近, 而不光是每一弓力求完美
由極度遵守音樂基本的紀律而發展出充滿熱情的演繹


其實, 運弓說是要 "直", 恐怕幾乎沒有人真的很直
對於現代演奏來說, 一方面運弓偏直, 另一方面又要加上揉絃 (vibrato) 讓聲音立體化,
豈不是畫蛇添足, 多此一舉, 化簡為繁, 此地無銀三百兩?


運弓立體化, 聲音就立體啦, 不是嗎?





















運弓有了起伏有致的線條, 談吐之間清濁明暗粗細兼備,
接著由字成句, 由句成篇,
有字詞相聯, 也有句與句相關, 更有篇章脈絡的邏輯
音樂有和聲的邏輯, 然而巴哈還有數學與空間結構的邏輯
而且, 儘管表面上看來, 這些無伴奏和宗教無關,
巴哈還是在結構當中隱藏了十字架和 "榮耀歸諸於神" 的記號....


認真研究起來, 一輩子都分析不完,
所以, 是不是很難有 "面面俱到" 的演奏呢?









































對我而言, 想要面面俱到, 其實是犯了演奏巴哈的大忌
因為我們的身心, 本來就不是面面俱到


在巴哈的時代, 音樂的 "節奏感" 和身體的節奏相近,
這種節奏感, 只有體會自己的身體才會知道,
依照樂譜規定的速度, 對著節拍器練習, 都找不到, 甚至會漸行漸遠,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無伴奏的曲譜上只註明大略的速度或是舞曲名稱,
而沒有進一步明確指出速度與節奏


其實, 大約在貝多芬的時代出現節拍器之後,
樂譜上的速度指示與實際演奏的速度就開始嚴重對抗,
注重並且遵照樂譜記號的人, 為了達到樂譜指示的速度, 吃盡苦頭
原本不過就是一個僅具參考價值的記號, 卻在刻舟求劍的心態下, 直接改變了音樂的流動


Mozart 的行板, Brahms 的行板, 和 Shostakovich 的行板會一樣嗎?
(喔..."行板" 很抽象嗎? 那 Mozart, Brahms, Shostakovich 走路的樣子呢?)
如果自己稍微試著創作音樂作品, 比較一下音樂在腦子裡出現的樣子和實際演奏的樣子,
差別之大, 恐怕自己也會嚇一跳


從意識到身體, 似近實遠
因此, 依賴腦袋來思考與判定音樂, 常常是阻礙多於疏通,
尤其在演奏的時候更是如此








音樂的 "節奏感" 在哪裡?


我們每天都同時做許多事,
一邊走路一邊說話, 一邊洗澡一邊唱歌, 一邊吃飯一邊看報紙電視, 一邊騎車一邊注意路況....
可是, 有多少時候是觀照呼吸與心跳的節奏來做這些事?


先拋開運弓, 音色, 語法, 結構......
讓呼吸和心跳引領自己拉琴吧


光是站著或坐著, 很容易就可以感覺到呼吸快慢深淺以及心跳與全身脈搏的共振
這樣的共振, 是身體運作的基礎, 是身體 "思考" 的方式,
其實, 在巴洛克時期, 最恰當的 "節奏感", 大約落在每分鐘 60 到 72 下之間,
可不是符合大多數人心跳的節奏?


心跳到底是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是樂譜上一拍一心跳, 兩拍一心跳?
呼吸究竟是一小節的循環, 兩小節的循環, 還是以樂句為循環?


啊....先不必太在意這些啦,
歐巴桑最近問到 C 大調 Prelude,
第一句 (對我而言比較像是第一 "動"~) 是這樣子:















女兒很喜歡跟我玩跑下樓梯或是跑下坡的遊戲,
手牽手順路而下的時候還一邊 "啊~~~~"
每次下坡, 都很暢快, 因為, 不論坡長坡短, 每次都 "一口氣" 跑到底


這種 "一口氣", 對我而言, 是這第一動的基本節奏,
只要分別試試一口氣拉過去與分段拉過去或是 "一個音符一個音符" 拉過去,
這一動馬上豁然開朗了, 不必多加推敲哪裡要連弓哪裡又要分弓


身體基本的節奏會自行調節, 呼吸與心跳脈搏隨時相互對應,
不必多想速度, 而會出現應有的速度,
不必強求速度變化, 在調節之中自然會有微妙的變化
一邊走路一邊唸首詩吧! 詩的節奏會落在心跳自然的節奏上, 詩的韻律會符合呼吸的韻律,
詩化為心跳和呼吸, 就有節奏和韻律, 開始浮現生命力





































從二十世紀以來, 許多名家不僅練習巴哈無伴奏, 也根據自己的弓法指法出版樂譜,
不論是從樂器的性能來考量, 或是在樂曲結構下功夫, 或是展現自己審美的觀念,
各有巧妙, 各成一家之言
可是, 除了歷史考據, 大家對於演奏的速度與節奏, 莫衷一是
甚至連考據本身都驗證了這些曲子 "實在不太符合巴洛克舞蹈的速度和節奏"


同樣是四分音符三拍子,
為何巴哈有時候分成很多十六分音符, 有時候只寫附點二分音符呢?
與其講究舞曲的來源或演進, 不如先讓心跳和呼吸來告訴自己吧
分別以不同的心跳次數和呼吸的韻律來想像同一段樂曲,
該快該慢, 其理自明


如果再觀察或想像身處不同的空間, 心跳與呼吸又是不同
有時候身體移動速度很快, 心跳與呼吸卻很徐緩,
有時候美景當前, 即使不動也禁不住心跳加快
生命節奏的快與慢, 絕不等於表面動作快慢
我們可以氣定神閑跑一整段 Courante 還面不改色遊刃有餘, 有如清風拂面,
也可以如大海壯闊深邃之勢在看似水波不興的 Sarabande 之中流露源源不絕的能量
Martha Graham 的舞蹈, 快速流動的音樂之中可以凝立不動, 音樂極慢的時候卻可能盡情舒放,
真是深得節奏疏密鬆緊調和之美


巴洛克的節奏, 真的是求之而不可得嗎?
想想我們生活方式和身體節奏之間, 距離有多麼遙遠吧....
Casals 說自由而有紀律, 對我而言, 其實直指巴洛克音樂與生活本質的關連,
讓身心的節奏自然流動, 這樣的節奏也會自然安守在身體的能力之內而不逾矩,
這不是嚴格遵守節拍的表面功夫; 也不是無謂放縱情緒, 看似自由其實茫然
如果演奏與身心的節奏調和, 不僅 "自然", 也有 "律動", 更是 "自由自在"


至於 "高雅", "優美", "歌唱性"......
別太執著啦, 恐怕會作繭自縛~~呵呵




































  • 留言者: bear412097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5-25 18:33:58
唉呀~

我就是拼命想把弓拉直

結果搞得自己運弓僵硬到一種我不知道如何敘述的地步= =




  • 留言者: 柏魚娘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5-27 12:40:33
>如果再觀察或想像身處不同的空間, 心跳與呼吸又是不同

有時候身體移動速度很快, 心跳與呼吸卻很徐緩,



歐吉桑,你科幻小說看太多了歐,這一段怎麼有點像『夜巡者』『日巡者』的敘述呢?




  • 留言者: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5-29 13:58:3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wgA7DHyu_w




  • 留言者: zxcdm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5-30 06:29:12
剛學cello的時候

老師也是一直說用弓要直

要我照鏡子來練

看自己的動作

那一陣子還真是惡夢

因為很care

有沒有直

弓有沒有亂跑~

練到有點受傷~



能把弓運好

永遠都是門功課!!



老師我來收你的文歐~~謝謝您! ^^




  • 留言者: 晏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5-31 23:54:57
>>以前連續開車二三十小時的時候, 常常有這種感覺

>>時間和空間都變得模糊, 只有心跳和呼吸很穩定很清楚

這該不會是指"零的領域"???

你有和前面那台車的駕駛員對到話嗎???



有時候聽Shostakovich會心悸耶~



堅持和執著的差異???




  • 留言者: 柏魚娘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6-01 21:02:28
閃電霹靂車裡有提到零的領域.

沒關係歐吉桑,你不知道風見,隼人...不會有人怪你的.




  • 留言者: yduj0216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6-02 00:45:08
柏魚娘...我可以跟你組個團體嗎?

我們的"目標宗旨"還蠻類似的...

(在別人的地方,組團...先溜了...)




  • 留言者: 晏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6-03 00:05:24
哈哈~

菜菜需要補一下閃電霹靂車

說不定可以學他過彎加速



感覺Shostakovich平常心跳比較快

不過

我還懷疑他精神狀況不是很穩定

聽一聽會想到梵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