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書到今生讀


不知道為什麼,
Anner Bylsma 演奏 Luigi Boccherini 的作品,
有如演奏自己的作品


我懷疑很久了,
其他人演奏 Boccherini 的作品,
或是處處著力, 或是無處著力,
不然呢, 貌似言之有物, 甚至天花亂墜,
講了半天, 詞彙語調神態都對不上 Boccherini,
好像是用莎士比亞的英文來詮釋白鷺鷥....









Bylsma 演奏起 Boccherini,
幾乎不必費心, 如魚得水, 水到渠成,
好像他早就認識 Boccherini


說 "早就認識", 也許還算保留了,
不相信轉世的朋友不妨就此把頭轉過去, 別看了, 哈哈~


這兩位生日只差兩天....
正確來說是差了將近兩百年,
但這當然不是甚麼證據
然而, 有甚麼道理,
讓 Bylsma 這麼貼近 Boccherini?


世上人事地物這麼多,
我們卻特別熟悉或喜歡某個人, 某件事, 某個地方,
熟悉到好像是本來就知道, 好像明明沒見過,
卻一見如故


要不是 Boccherini 演奏自己的作品,
還會有誰?





黃庭堅諸上座帖:
諸上座爲複只要弄唇嘴,爲複別有所圖,
恐伊執著,且執著甚麽,
爲複執著理,執著事,執著色,執著空,
若是理,理且作麽生執,若是事,事且作麽生執,
著色,著空亦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