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道在平常


甚麼時候, 音樂, 尤其是歐洲古典音樂,
會永遠失去生命?


最初的徵兆, 是生活形態變動,
例如, 常聽到的聲音, 是引擎或是電動馬達或是手機鈴聲,
說話的聲音, 通常聽起來像爭論是非而不是關心與溝通,
走路的聲音大多是皮鞋高跟鞋敲擊地板, 而且急促不耐煩


生活裡不太出現風吹草動的聲音,
空氣流動的變化, 不再那麼容易感覺得到
呼吸也不再時時與大氣相應


只有不愉快或是真的想起音樂的時候,
才聽聽巴哈或是莫札特, 更別提拿起琴來練習了,
光是我認識的人當中, 不知有多少,
已經把琴推到櫃子最裡面或是樓梯間


播放音樂也許一時之間還能讓不愉快的人暫時分心,
或許偶爾還可以撫慰, 抒發, 沉澱心情
可是, 音樂不會永遠都能夠 "陶冶性情"....
如果生活再繼續脫離音樂下去




再多音樂會或是講座, 再辦音樂學院,
也不能 "推廣音樂欣賞的風氣"
因為, 當音樂從日常生活抽離, 也不再是真心誠心的流露,
很快就會褪色, 變成學術或是難得一見的知識,
供在圖書館裡, 連冠上音樂之名的相關商品, 也乏人問津


當音樂會或是音樂欣賞等等變成事業與專業,
那就真的是身外之物了
音樂家只憑藉音樂愈來愈難生活,
因為音樂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
連音樂家也得譁眾取寵謀求生活,
音樂到底是如何, 還有人在乎嗎?


學再多作品, 舉手投足生活步調卻還是快慢失調,
於是作品還只是作品, 作品不是生活
明明很好的作品, 為什麼演奏起來好像很難生色?
音樂會裡, 曲目也限縮成那些具有票房價值的作品,
節目單上曲目介紹愈詳盡, 演奏者履歷愈顯赫,
聽來愈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生活與文化的變遷很快,
看來歐洲古典音樂很難再有蓬勃的生命力了
就像古老的宗教, 在時間洪流當中失去生活隨時隨地的心跳與氣息,
到後來要不是盲目崇拜, 要不就變成學術研究,
只剩下極少數人實實在在生活其中樂趣無窮
大家呢多半去博物館, 瀏覽櫥窗裡的古老提琴,
那一瞬間或許悠然嚮往音樂,
然後就往外走出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