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非關於音


音樂固然關於聲音, 其實聲音會騙人


努力練習辨別音高 (Pitch), 常常還是無法調音,
甚至可能鑽牛角尖, 進退兩難


聲音有很多頻率共震,
只要共震, 各個頻率本身會改變, 不再是原本的頻率
所以, 即使能清楚辨認不同的頻率, 也僅止於辨認


調音其實沒有祕訣, 隨直覺就是了, 但直覺卻也來自練習
練習不一定是增進辨認的能力或是訓練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
練習無非是讓共震通達身體與樂器, 身體與身體, 樂器與樂器...


共震不但是聲音的基本道理, 也是世界的基本道理吧
宇宙的基本組成單位, 就有共震的意識
所以, 練習演奏樂器, 也就是通向震動的共識
其他都是添枝加葉, 附帶而來


感覺與感官, 出自同源, 彼此相通,
"聽" 不只是耳朵的專利, 而是全身環環相生相滅
只專注訓練耳朵, 或是 "耳聽手到", 當然有效果, 可是畢竟有限
因為, 手所聽到, 可能不下於耳, 共震傳達不是單向


從使用琴弓開始, 雙手隨時感受弓與絃的震動,
或許是使用提琴練習調音, 不錯的切入方式
震動既有意識, 便不須生出額外的意念來指揮身體配合聲音,
調和之功, 透過基本運弓, 感受得到共震協調與否,
感受與動作同生同滅, 如此一來, 調整動作與調音一體兩面,
動作本身協調也就是和諧的調音
所以, 調音其實不是調聲音,
應該是受聲音所限, 聲音因而會騙人


調音無關能力, 也許比較像是歡喜甘願冷暖自知,
日復一日, 不計成敗毀譽
傻人之福, 拙而大巧
調音之道或亦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