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軟硬兼施


震動是這個世界的基本道理

 
拉琴的時候, 身體各部位與琴的各音域有共振,
這不僅可供判斷身體, 琴, 和演奏的情況,
還可以進一步調和身心
從震動來說, 音樂不只是 "陶冶性情",
而是回歸到宇宙的節奏和道理


有一次在巴林老師家翻出一本書, 是王唯工先生的大作 "氣的樂章"
這本書從共振的角度探討血液循環的原動力和機制, 經絡穴道和器官的網路,
進一步解釋身體共振的道理與疾病的根源, 再到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具有科學和實證的精神, 不但確實指出身體運作的基本方式,
而且在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的科學研究之間融匯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





































解決基本的問題, 往往最困難也最有趣
書裡提到幾個基本的問題:


--心臟應該放在哪個位置?
--主昇動脈為何要轉一百八十度?
--器官為何與主動脈呈九十度連接?
--為何 (血壓) 有舒張壓?
--為何心臟要規律地跳?
--為何動物的大小與心跳的頻率成反比?
--動物如何運動?


接著以中醫所說的 "氣" 來具體解釋上列的問題:
氣就是一種共振




我自己長久以來實實在在體會到共振而缺乏理論驗證,
除了呼應我的體會, 王先生更以胚胎生長來討論演化過程如何發展出由簡而繁的動物,
愈複雜的動物, 經絡愈多, 共振愈多, 諧波愈多,
換成音樂的詞彙來說, 就是 "泛音" 愈多




取自 "氣的樂章"  p.79


























所有具有體腔的動物, 都是能夠產生共振的樂器
我們說話和歌唱, 分別使用身體不同的腔室來發出不同頻率的震動,
提琴也是在看似簡單的音箱當中具有產生不同頻率共振的能力
其實, 自己稍微練習發聲, 就可以讓共振按摩身體,
演奏提琴, 也有類似的樂趣
甚至只是聆聽, 也是如此


難怪, 有人曾經向我描述聆聽小提琴演奏到很高的聲音,
"好像把本來插在頭上的針一根一根都拔起來了",
頓時覺得輕鬆許多


的確, 小提琴的音域比較高, 他這樣說, 符合身體共振的道理.....
頭骨比較硬, 頭顱的腔室共振頻率比較高
在提琴上面, 高音域的共振也大多發生在比較硬 (或是比較厚) 的區域
(例如琴橋所在的周圍, 琴身隆起最高處)


反過來說, 低頻率的共振則是在比較軟的 (或是比較薄) 的腔室,
例如練習瑜珈時平躺屈膝, 雙手環膝, 以小腹發聲, 會發現頻率愈低, 小腹與腿的震動愈多


以共振為身體循環運作的基本道理,
心跳加快, 例如運動的時候, 血壓上升, 身體會稍微變硬,
維持較高頻率的共振, 於是得以持續循環運作


所以, 我們演奏提琴, 特別是在同一條弦上的時候, 也需要稍微改變身體的軟硬鬆緊,
與演奏的聲音頻率調和


具體地說, 演奏低音, 揉弦較緩, 身體與運弓沉中帶柔;
演奏高音, 揉弦較快, 運弓手腕手掌手指固然放鬆, 然而身體槓桿作用愈加堅實


最近和年輕人討論 Saint-Saëns 著名的作品 "天鵝",
非常適合以調和共振來練習
例如第一句, 從 Sol 下降到 Si, 再上升到 Mi, 下降到下一個 Sol, 再升到中央 Dol,
運弓由堅實到柔軟, 再略微轉實, 再趨柔, 再到柔中有剛,
配合呼吸, 在轉折之間, 符合共振的道理, 聲音顯得自然不做作, 演奏不需要多加修飾,
(只要在第一條弦上試試開頭的 Sol,升Fa,Si, 故意拉得由柔到硬, 就知道這是多麼生硬扭曲)
只是按照基本的道理, 音樂進退趨避已經十分鮮活


軟硬兼施, 軟硬得宜, 貼近共振的道理,
拉琴省事, 音樂也自然浮現,
身體又能與琴相互按摩,
其樂無窮






  • 留言者: 晏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2-24 23:55:56
所以說~

有時候聽音樂~

或是聽別人說話的時候~

會有一陣一陣的酥麻感~

是共振的緣故嗎?

  • 是的! 會有 "按摩" 的感覺
    不過, 情感上 "酥麻" 跟持續感到酥麻, 不一定是同一回事,
    甚至有人聽音樂聽到昏倒的.....
    你是不是聽到某人說話會特別酥麻???
  • 版主 於 February 25, 2009 05:46 PM 回覆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3-13 02:17:10
共振其實也是一理想值,

人所"感覺","聽到"認為是共振的,大多不是共振,

有時候"真的共振"在自然界,也不是我們用科學能完全解釋,

那我們又該如何用這個定義出來的"共振",來解釋自然界的"共振"呢?



好比自然頻率,他定義上其實都有一點缺陷,

在示波器上面可以發現一點端倪,

差一點,我們也會說他是共振的...收斂去了



這種狀況好像,你之前探討音準,音階組成類似,

從數學上總是完美多了...



可惜的事.

共震在數值上卻一點都不完美


  • 數學上的 "神性" 在自然界總是有些走樣,
    然而這並不減損數學的神性與自然界的美

    就像之前討論 "和諧" 的五度共振並不是數學上純粹的五度,
    法歸法, 人歸人,
    人之為人, 在於人離法甚遠

    拉琴的時候感覺到身體相映的震動,
    是 "共振" 也好, 不是也罷,
    對我而言卻是真實反映出身體放鬆的程度與大自然震動的道理
    好比不一定是有感覺到 "氣" 的流動才表示身體裡有氣,
    感覺不是數學, 感覺就是感覺,
    不以數學去干擾感覺, 那麼感覺的確也是通往 Sacredness 的道路,
    不能解釋也不必解釋, 更不必在意是否有缺陷
  • 版主 於 March 16, 2009 01:58 AM 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