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莫札特效應


大約在 1990 年代初, 心理學家讓大學生聽 Mozart 的音樂,
實驗之後寫出報告


那些大學生聽 Mozart 的音樂, 到底有何反應, 現在看來似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
可是, 這些年來這個研究卻被膨風濫用到不堪的地步


許多人開始鼓吹要讓胎兒聽 Mozart 的音樂, 讓小學生聽 Mozart 的音樂,
說是 Mozart 的音樂如何如何培養出聰明的小孩,
Mozart 被簡單冠上 "音樂神童" 之後, 他的音樂於是也出現神奇的效應


如果這個實驗結果真的如此斬釘截鐵,
當初那位心理學家或許不會很快就轉向去作別的實驗了


然而話說回來, 音樂影響身體與心理, 的確不是空談
問題是, 比起只有聽音樂, 學習樂器演奏音樂才真的會顯著改變身與心
因為演奏樂器牽涉的大腦區域比聽音樂廣泛多了,
練習與演奏當中身體與心更是需要溝通合作


不過, 學習樂器演奏音樂究竟影響如何, 又不單純
這要看看我們到底如何練習如何演奏了














有一次和妹妹一起看電視, 討論到舞蹈當中舞者對於音樂的感覺與反應
一般而言, 歐洲舞者身體與音樂比較能夠自然相應,
美國的舞者在這方面則似乎不是那麼敏感
至於台灣的舞者, 恕我直言, 似乎沒有 "樂感".....


其實, 別說是舞者, 台灣的 (歐洲古典音樂) 演奏者也普遍缺乏樂感!


對我而言, 樂感不是從研究音樂作品與歷史而來, 不是由知識培養出來,
恐怕也不是透過不斷練習演奏樂器累積而來
樂感是流動的生活方式, 是身體實實在在的感受, 是心思與情緒在身體裡清晰的對應


可是, 我們的教育, 結結實實砍斷了身體與心的橋樑, 斷絕了樂感


我們讓小朋友牢記 Chopin 是如何體弱多病離鄉背井, 又是如何多愁善感心思細密,
可是小朋友如果是身體健康家庭和樂生活順遂, 和 Chopin 的生活明明大相逕庭,
光是腦子裡記得 Chopin 的歷程, 身體就能演奏出 Chopin 的情感嗎?


Janos Starker 說得很好,
對於身體而言, 音樂不是事業, 不是功課, 不是成就, 也不是努力製造出來的;
音樂是在身體沒有負擔之下, 遊戲之間流露出來的
小朋友的身體還沒有承擔過多的教導與訓練, 心裡也還沒有太多莫名的價值觀,
在身心都還輕鬆的情況下很容易可以 "play music";
可是成人的身體經歷了許多規範, 做過不少具有目標的事情, 由於肢體成熟, 能量也比較充沛,
如果不能除去這些冗雜的印記和負擔, 就會流於 "make music" 而不是 "play music"


我換個方向來說,
成人演奏音樂的通路常常不如小朋友順暢,
不僅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塞進了知識與價值觀, 服從規矩與框架, 以這些來認定是非,
同時由於太過注意這些事情, 忽略了身體, 忘記了身體是如何忠實反映出心裡, 也不再調和身體,
於是身體不再敏感, 逐漸僵硬, 失去了彈性, 只能做特定的事


意念與身體之間不再暢通了,
以為 "心想" "事成" 之間的橋樑是 "勤能補拙, 熟能生巧",
還相信 "腹有詩書氣自華", "知識就是力量"....
這種種都不斷制約到身體與心裏, 建立大大小小因果分明的迴圈,
演奏音樂的時候, 套用這些回圈, 偏偏又常常遇到阻礙,
那就再學其他動作, 建立新的迴圈, 更詳細更複雜, 希望會更有效率.....


這真是倒因為果的輪迴
其實, 身體的彈性, 呈現了意念的流動
肢體能否伸展與輪轉, 也就是創造力是否能自然生發
具體地說, 讀不懂書, 拉不好琴, 與人相處格格不入, 就是因為身體僵硬氣韻不通啦!
與其再花更多時間讀書拉琴, 還不如調和身體
走路呼吸起坐行動喜怒哀樂之間, 感受身體重心的轉變, 呼吸的快慢深淺, 四肢伸展的姿態,
體會五臟六腑的共震, 話語之間體腔的開闔氣的升降進退, 與人相處之際調和彼此的律動....


活生生流動的樂感, 不假外求


身體通暢, 自然敏銳, 本來感受不到想像不出模糊不清渾沌難解的諸多症狀, 迎刃而解
這時再來演奏 Mozart 的音樂, 就真的有效應了


The Music of Purcell, Medle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cQvhiBIE9k





  • 留言者: einl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0-04-03 18:28:57
除了莫札特效應作者本身以外,其他人都很喜歡用個詞

研究聲音與人體之間的關係行之多年,

一直都沒有特別或明顯的結論,

莫札特效應出現解救許多研究者的壓力,

至少能安慰自己研究路線沒有白費,



好像奈米科技得出現救了所有投入微機電研究的人,

微機電實在搞不出名堂,



但除了名字以外,或許內容本身是活的,

等待下一個人走進去瞧瞧





在莫札特效應之前,有一個新的又有趣的東西也很短暫出現過,

大概是說,人的思考起源於電磁波影響,

好比天外飛來一筆,突發奇想時,是電磁波的影響,

諸如此類的還有,人一輩子所結交的朋友

也是電磁波的磁場造成,

有緣千里能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

只是這些研究都沒有能繼續下去

或許和我上次跟你提過的那本書的臨床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目前我進度還停在序......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電磁波改成震動.

  • "不假外求" 真是不容易
    面對外在的現象, 實驗和理論有很多, 日復一日探討自己卻很少
    電磁波, 震動, 聲音和身體.....都好啦, 都是切入生活的面向, 拉琴也是
    只要能不受到這些面向與知識制約, 百花齊放實在無妨

    制約有不少意思類似的詞.....習性, 迴圈, 方法, 技巧, 態度, 迷信, 道理...
    甚至連審美都可以制約....優雅, 均勻, 準確...
    審美觀侷限, 生活與拉琴也就侷限
    欣賞 Bach 與 Mozart 的音樂, 到底是走進去還是走出來呢?

    上禮拜看 Janos Starker 的影片, 從影片製作來看, 深感利用道理的人多, 能融合道理於無形的人少
    這實在不該劃分各人的立場, 只是, 看看人家拉琴, 然後聽他講幾句話, 很容易誤會
    這樣的誤會卻又常常很弔詭地來自於各自的立場

    "美" 可能有不少道理, 然而硬要以道理來講美, 或許有點緣木求魚
    如果不夠靈敏, 難以欣賞與感受美, 恐怕也就流於道理了
  • 版主 於 April 4, 2010 02:28 PM 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