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一條鞭


一位朋友問到弓的演進, 討論了運弓以及巴洛克弓演奏巴哈無伴奏


雖然也曾經在這裡斷斷續續談到這些事情,
倒是不像這次討論一般一氣呵成
所以, 把討論內容留在這邊...


******************************************************************************


弓與提琴雖然一起出現,
提琴的形態卻大致上沒有重大改變,
弓呢, 從一開始真的像是弓箭的半月形弓,
半月形漸漸變成像鵝頸一般的流線形,
再漸漸伸直一些,
這當中不論材料, 弧度, 厚薄, 弓根的形狀與大小寬窄;
包括一開始弓毛還要靠右手在運弓的同時控制鬆緊,
然後加上弓根壓住弓毛再加螺絲來控制鬆緊...
可以說大約每十年就有重大變化
所以, 到十九世紀中 Tourte 弓 (現代弓) 出現之前,
弓的形態說是 "千變萬化" 也不為過


Tourte 弓把之前弓的弧度 "彎向弓毛" 改成 "背向弓毛",
也就是說 Tourte 弓愈彎的時候, 弓毛會撐開而愈緊
所以演奏的時候在 Tourte 弓正上方向著弓毛方向施壓,
也就是讓弓更加彎曲,
弓毛就愈緊, 弓毛的剛性愈強


弓毛剛性增強, 拉動琴弦的能量與高頻泛音也增多
這也是 Tourte 弓演奏出較大 "音量" 的主要原因


不過,
Tourte 弓的弧度既然是 "背向" 琴弦,
這弧度和琴絃的震動的方向比較不一致 (琴絃基本上是 "左右" 震動)
因此運弓的角度有限制, 在恰當的角度, 能量傳達比較順暢
這也就是使用 Tourte 弓的時候, 運弓偏向 "制式化" 的原因
它行進的時候不方便翻滾轉彎...
弓絃接觸的角度比較侷限的情形下,
引發的泛音形態不多, 基本上就是比較大聲而已


Tourte 弓之前的弓.....略稱巴洛克弓好了....
弧度像是沿著琴絃震動的方向 "包著" 琴絃,
所以它不是依靠施壓 (這會讓弓毛變鬆) 的張力來產生能量,
而是更接近 "撥絃" 的方式來拉動絃
雖然不是那麼大聲,
但由於弓的行進自由得多,
弓尖也不像 Tourte 弓的 "斧頭" 式阻礙較多,
產生的泛音變化豐富許多
好比揮灑一條鞭, 使用巴洛克弓便感到有如 "鞭尖" 舞動一般自由


比起 Tourte 弓, 巴洛克弓只有能量稍遜,
可是共震與泛音變化豐富很多
然而近兩百年來 Tourte 弓廣受採用,
是審美與生活方式的演進, 沒有好壞對錯


運弓沒有 "規定" 如何持弓如何運弓,
只不過現在大家約定俗成, 持弓方式大同小異
但其實你的手想拿著弓的任何地方來拉琴都行啦~


巴洛克弓既然變化很多, 持弓也可以自由得多,
運弓不是依賴壓力 (重量), 而是遠近方向不同的槓桿作用
這些槓桿作用則來自身體,
身體重心轉移, 再由許多關節傳達不同層次的槓桿作用


Tourte 弓儘管有限制, 對我而言運弓仍然可以利用槓桿作用
在弓本身受限之下依然或多或少能夠出現層次




除了壓力大小,
弓觸絃的位置, 弓的速度,
三者或可合稱為運弓 "三原色"


弓在絃上行進,
是由無數次 "勾住絃/釋放絃" 循環組成的,
而不是 "一直拉著絃不放"
絃釋放了才充分震動,
巴洛克弓允許絃較多 "釋放" 的機會與空間,
所以泛音豐富


弓在絃上的位置本來就是很多變, 不必 "穩定"
即使同一弓, 位置也不必維持穩定
不過, 弓是否 "穩定" 和音準如何, 完全兩回事,
弓的流動, 引發泛音型態的變化
如果要強求弓行進很 "穩定",
泛音恐怕偏向死板


然而, "穩定的運弓" 也跟弓本身的演進有關
Tourte 弓 (現代弓) 出現之前, 弓的形狀結構很多樣,
運弓的形態也靈活得多
現代弓其實基本上偏向單調


對我而言提琴運弓, 即使一弓, 也不是 "線條",
而是泛音形態伸收形成的 "空間"
空間比線條或是 contour 寬廣多了











































任何震動, 只要包含不同的頻率, 就有共震與干擾
即使簡單如一條絃的震動,
就不止一種波長一種頻率, 就有共震和泛音
更不用說例如鋼琴, 有那麼多絃, 即使只彈一鍵,
泛音列馬上相應而生
這些不同頻率的泛音有如層層疊疊的漣漪,
交織擴散, 頻率成比例的泛音還再度共震,
出現 combination sound
例如 a 與 d 同時和諧共震, 會產生 D (d 之下一個八度)



所以, 和諧共震的時候, 泛音無所不在
(當然, 不和諧的話, 狼音嚎叫, 哈哈)
不過, 再以 a 與 d 為例,
和諧共震的時候, 他們各自的頻率會互相影響, 有些許變動,
因此數學上純粹的五度, 並不等於實際發聲時和諧的五度
這也就是不論鋼琴或是提琴調音都最好以 "雙音" 來調,
如果只分別一條絃一條絃對準各自的頻率,
實際演奏的時候, 便難以共震


對我而言,
C 不只是 C, 而是 C 的 "泛音網" 組成
泛音向四面八方擴散, 所以 C 是立體的, 是活動的空間
這空間的輕重濃淡遠近形狀方向,
可以藉著調配泛音形態來轉變


因此, 和聲並不只是譜面上那樣,
和聲可以 "變形"
例如 C 大調三和絃, 甚至加上 B,
在鋼琴上可以藉著觸鍵輕重軟硬深淺,
即使沒有轉位, 也可以彈得偏向 E 和絃


在大提琴上,
從空絃 a d G C 調音就可以視演奏所需先調出不同的五度空間,
這樣特別有利於需要的調性和音程,
更能突顯特定的和聲和共震以及泛音
所以,
提琴 (鋼琴也是) 是 "不定音準" 的樂器,
因為和聲與共震都隨時在變化,
形態不會固定
想拉得固定 (說好聽一點叫作 "穩定" 啦 :P),
無異作繭自縛




由此回到 counterpoint 的 texture,
以巴哈 BWV 1001-1012 為例
小提琴無伴奏探索弓絃接觸的各種可能
把這些可能都寫在樂譜上,
是 "增加" 的藝術
大提琴無伴奏則是在儘可能減少音符之下還要保有對位,
是 "減少" 的藝術


大提琴如何以精簡的音符來傳達對位空間的變化呢?
那就是 "共震" 與 "combination sound"
從調音到運弓,
使某些泛音能夠在譜面音符已經不再奏出之下還持續在震動,
或是演奏譜面上的和絃而產生 combination sound,
combination sound 譜上沒寫, 卻是巴哈計算過而刻意隱藏的,
唯有透過適當的演奏才得以窺見


即使小提琴無伴奏,
巴哈固然寫出繁複的音符,
演奏也不是 "好好拉出所有的音符" 就會有立體有層次的空間,
照樣需要調配共震與泛音


BWV 1001-1012 的和聲,
不只是水平與垂直而已


你知道六面體.....就是像方糖或是正方形積木那樣的立體
它有六個面,
假設這是紙做的, 你可以以其中任一個面為中心,
剪開其他面, 讓這些面 "攤開"
會攤開成一個十字
如果再把中心這個面也剪離開相連的其他面,
可以排出其他形狀和長度
其中, 當然也包括排出一直列


巴哈的對位....至少, 在大提琴無伴奏當中,
就有類似空間拆解與重組的趣味
假如譜面上有 A B C 三段落, 雖然是由 A 然後 B 然後 C,
但他們卻可能是三角體的其中三個面攤開排起來的,
他們組成立體的三角體更有意思
原先譜面上看起來也許是相對水平或垂直的音符和段落甚至和聲,
在立體空間當中卻可能是相連或是距離改變了或是呈現其他角度與方向


所以, 就巴哈無伴奏來說,
譜面上的 syntax 與 texture, 或是照本宣科演奏的和聲與泛音,
很可能是立體空間攤開之後呈現的樣子,
他們並不一定就是水平與垂直相對應,
也可能是對角線或是其他方向, 是空間時間錯位而成
因此, 只有分析樂譜,
固然可得到作品的某些層面,
卻也可能忽略作品的空間變化
只演奏 "線條" 以及線條組成的 "輪廓"
恐怕也就侷限於表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