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絕對音感 (下)


關於調音 (包括音高的變化以及音階的系統),
從畢達哥拉斯的時代到如今, 從純律到平均律,

不論是從聲學的角度, 數學的角度, , 樂器製作的角度, 或是演奏美學的角度,
從來都是不斷的吵鬧, 爭辯, 當然也是不斷地在演進


只從提琴演奏的角度來看的話
調音 (或是音準) 真的是見仁見智
然而, 先撇開重奏的需要不談,
只要是用心練習過的音準, 即使與自己的音準差別再大
對我而言都值得欣賞



提琴演奏調音的關鍵, 在於運弓以及 "不定音準" 的觀念
說運弓決定了絕大部份音準, 其實並不過分
即使是拉空弦, 一旦改變弓的位置, 速度, 或重量, 就足以改變音準


從持弓的練習開始,
身體的重心, 運弓的機制, 拉出一直線的聲音, 弓的分配, 跨絃的練習
乃至於運弓如果有變化, 聲音如何跟著轉變,
都是在練習音階之前最好就已經具備的基礎
這樣的基礎, 除了技巧上足以繼續練習音階, 也在心理上為辨認音準預作準備


運弓的練習足夠, 發聲的基礎才會穩固
接下來才談得上左手如何配合運弓改變音準
以我自己見聞所及, 可以說演奏上絕大部份音準的問題都是在於運弓
反而聽音以及左手的問題相形之下要小得多
因此, 培養聽的能力, 最好就與培養運弓能力合在一起, 拉琴會事半功倍


運弓可鬆可緊, 對我而言則幾乎永遠是鬆好過於緊
但這並不是說緊有何不對, 在藝術創作上沒有任何不對的
至於 "鬆", 也有其先後順序.....
心裡的鬆, 身體的鬆, 身體與琴之間的鬆, 身心加上琴與環境之間的鬆
依次建立之後, 運弓的通路也就大開了


檢查 "鬆" 的方式, 有呼吸以及感覺震動傳遞
呼吸通透的程度可以告訴我們身體放鬆的程度和能量流通的程度
另一方面, 身體各部位如果能夠感覺到琴弓的震動, 也表示身心琴都很鬆


從日常空弦運弓的練習當中, 就開始如此檢查
運弓鬆了, 通常耳朵也鬆了, 也更加敏銳
左手在弦上配合運弓, 也不止是一種方式........
拉弦, 按弦, 打弦, 撥弦, 除了影響音準, 也影響音色
對我而言, 從拉弦練習起, 左手負擔較小, 比較自然, 比較不會在心理上喧賓奪主而忽略運弓


開始練習音階之後, 我喜歡利用雙弦的共振來判斷音準
比如說在大提琴上練習 G 大調音階, 從空弦 G 開始上行的一個八度......
空弦 G 與空弦 C 和空弦 D 都會有和諧的共振,
空弦 G 之上的 A 則與空弦 A 共振
B 則與空弦 D 是小三度的共振
往上到 C 又與空弦 C 共振
空弦 D 又與空弦 G 共振
E 和空弦 G 有大六度的共振
升F 和空弦 A 是小三度
到了 D 絃的 G 又與空弦 G 成為八度的共振
這其中, 三度和六度的共振容易因為不同的音準品味而有不同的認定
但無論如何, 利用雙弦來尋找音準, 有助於音程觀念的建立
也讓音階立體有層次, 而不只是一條線


由於提琴是不定音準的樂器, 調音的空間相對之下似乎較大
很多人會爭論, 在提琴演奏上, 調音應該可以接近純律, 而不是平均律
然而, 檢查一下演奏風格的演變, 又會發現似乎沒有人真的完全按照純律來演奏
尤其在二十世紀有些提琴家強調 "具有表現力的音準",
再舉 G 大調為例, 他們認為 B 與 C 之間半音的距離,
應該要大於 升F 與 G 之間的半音距離
如此才能夠突顯出 G 大調的調性
問題是, 如果根據數學上的純律
升F 和 G 之間, 好像距離比較遠......


說來說去, 演奏是活的
雖然練習的時候有所根據
也的確需要練習不同的音程, 比如說三度, 四度, 六度, 八度等等
從共震當中辨認並且琢磨音準
但是音樂作品的樣式繁多
不可能, 也不應該以同一種音準來演奏不同的作品
甚至在一首作品當中, 也可能會有好幾種調性, 音程因而變化多端
更不用說重奏作品當中與其他樂器合奏的調音問題....


不過, 基本的工夫愈深厚, 應變的能力也就愈強, 創造力也愈豐富
音準, 對我而言, 是各種不同的姿態, 可以創造出濃淡遠近深淺與伸縮
不僅運弓來自身體的姿態, 左手在指板上不同的位置, 也來自於身體姿態與重心的轉變
這樣說來, 如果拉琴的音準不足以呈現音樂作品, 甚至連基本的準確度也不夠.....
只有訓練聽音能力的話, 恐怕進步仍然有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