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Selma Gokcen: 妥善調和的大提琴手 5


Part II  關注的力量(The Power of Attention)

 
"你沒有在注意," 帽匠說, "如果你不付出, 他不會表演的."
--Lewis Carroll, <艾麗絲夢遊仙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不做而做" 以及如何開啟關注力, 捨去舊習慣, 
對西方的音樂學院訓練出身的音樂家而言, 這不僅是需要勇氣而已.


有一位極富見地的朋友, 最近參觀了一堂頂級的大師班 (master class), 
他語重心長地問道: "拉大提琴真的那麼難嗎?"
"儘管從小開始, 也習琴十年以上, 大家為何還是在掙扎?"


演奏音樂, 意圖本來很美, 過程也得全力以赴, 更滿懷渴望藉著音樂
搭起演奏者與聽者的橋樑, 打開雙方的心胸.
由於關注而形成的能量, 流動其中, 影響身心兩方面的自我.
這種能量可以改變演奏者和聽者的腦波, 心跳, 體溫.....等等.
問題是: 在訓練音樂演奏的過程裡, 關注力和關注的角度是如何培養並發展出來的?


以二十五年的教學經驗和觀察, 
我可以說:

音樂學院出身的西方音樂家被刻意或是不經意地框入學派裡面, 
關注的角度不僅狹隘, 關注的方式也使學習過程更加困難,
甚至還容易受傷, 也很難從音樂本身得到回饋.



因此, 就算是學到再多樣的演奏技巧, 
還是沒有學到基本的關注能力, 而關注力是 "調和" 當中很重要的一環.
正如一位老師跟我說過的......沒錯, 大家知道要關注, 可是關注到底要付出什麼??
"思考的肌肉" 該往哪裡延伸出去呢?


亞歷山大做的事, 就是培養關注力, 讓我們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動作. 
從過去到現在, 他的發現, 對於想要改變習慣而碰壁的人而言, 都等於在革命. 
他根據自己在舞臺上失聲的經驗, 從根本開始研究 "習慣", 
憑著推理以及無比的耐心, 他逐步發現, 為了上台朗誦, 他投入了過度的精力.
會如此過度投入精力, 卻只是想要 "有所作為".
對音樂家而言, 只是想著拿起弓放到絃上發出聲音, 我們其實已經在動作. 
思考方式決定了動作方式, 思想和動作原本就是一體.


每當我的學生頭一次體認到這件事, 總是十分震驚..... 
即使光是想像一下舉起大提琴, 身體就會緊張了!
原來, "習慣 是如此深植在腦子裡.


"這怎麼可能!!" 他們很驚訝, "我什麼也沒做啊....."


當我們一旦學到某種動作, 它就會歸到小腦, 在腦部的深處, 
此後只靠一點點意念就足以驅動整個動作.


亞歷山大一發現到他面對的是如此強大的 習慣”, 幾乎喪失信心.
他不知道是否能夠重拾健康的聲音, 讓他賴以儘情表露自己.
其實, 不知道有多少音樂家, 在經年累月的練習之後,
也面對相同的困境.....


認識 "習慣" 有多麼強大, 對於掃除習慣, 非常重要.
驅使動作的意念所在, 也就是習慣所在.
因此, 關注的方式必得有所改變.
洞察了這一點, 讓亞歷山大轉了彎,
他認識到 "有所作為" 不會開出新路, 他得學著 "不做而做".







  • 留言者: Christine
  • Email: orchidjasmin@hot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4-21 03:55:46
這篇關於習慣 的文章

讓我覺得 有 相同問題的人

是不是 應該要看看 誰吃了我的起士 這本書

秉棄習慣 很不易吧

很多時候 更由於 肯定這習慣 的 好處 而不願改變時

這變的更難了



看看這本書

有幫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