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9日 星期六

巴哈 BWV 1001-1012 (九)



接下來分幾次來看看 BWV 1007-1009 的三首前奏曲



Ge Bartman, 荷蘭 Hilversum 廣播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 曾經是 Anner Bylsma 的學生,

他研究了這三首前奏曲的結構, 也提出有趣但也合理的解釋

我也加上自己的胡言亂語, 大家來討論一下


 

BWV 1007, G 大調的前奏曲, 除了最後一小節的和弦, 都是十六分音符,

沒有旋律, 呈現的是各式各樣的形狀, 而這些形狀, 尤其是前半段, 都具有相同的節奏

很多人聯想到 "流動"......水的流動, 空氣, 情緒, 日升日落....

或者, 在這些看似單一的節奏之中, 也有人認為含有黃金比例的特性




例如第一到第四小節, 好像是從頭開始音樂逐漸伸張, 到了第三小節中點開始放鬆,

形成 5:3 接近黃金比例的結構

又或者, 大部分的分解和弦既然都反覆,

除了各自成為兩段式的結構, 是不是也可以當作是光與影, 陰與陽呢?



演奏這首前奏曲, 由於節奏單純, 也就容易流於單調

不過巴哈似乎也知道會這樣, 所以在第二十二小節安排了休息站, 延長的 D,

也可以說這是轉折點, 在這之前全都是分解和弦, 過了延長記號開始有點像是 cadenza,

雖然還是十六分音符, 卻出現了線條和方向, 而且不是節奏上規律的段落

到了第三十九小節又回到分解和弦, 最後回到 G 大調



按照和聲以及這些形狀的特徵來分析一下的話,

第一到第十九小節是始於 G 大調又回到 G 大調的分解和弦,

第二十到第二十二小節是以 C 為主 (C 和 升C) 的分解和弦,

第二十三到第四十一小節, 也有十九個小節, 有一長串以 D 為持續音 (pedal)

最後是第四十二小節的 G 大調和弦



Bartman 說第一段的十九小節代表第十九個字母 S

第二段的三小節, 代表三位一體, 同時主要的音符 C 也可以說就是 Christ

第三段以 D 為 pedal, 也就代表字母 D

最後結束於 G



第一, 三, 四段的字母合起來是 SDG,

是 Soli Deo Gloria (only the glory of God) 的縮寫,

是巴哈常用的表達方式



而這三段之間, 夾上了 Christ, 形成了十字架 (如附圖, 數字是小節的數目)

這樣的象徵方式, 也是當時繪畫以及建築常用的



由於現在找不到巴哈的原稿, 演奏這些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變得有點麻煩

尤其例如這首前奏曲裡面這麼多分解和弦, 是不是都用一樣的弓法呢?

其實在巴洛克時代, 弓法並不嚴格規定, 這只要看看巴哈的太太和其他人的抄本, 就很清楚,

每個人寫的弓法都不一樣

甚至在這首前奏曲裡, 每一個分解和弦也不一定畫上一樣的弓法

現代演奏家更是各家各派自成一家之言, 好像除了 Casals,

幾乎所有的大頭演奏家都出版了自己編的弓法和指法, 我還聽過全都分弓的演奏....

所以我們也只有多參考當時的手抄本, 也參考 BWV 1001-1006 巴哈的手稿,

演奏上似乎不必拘泥於一定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